精采書介


愛的禮物—《愛者無懼》


黃恩霖

  我們總是用理性來解釋苦難,以便滿足自己。一旦覺得自己已經窺見奧秘的真相時,就停止繼續尋求。其實,這些問題依然懸而未決,我們應該繼續探討;然而,我們卻將這些疑問束之高閣,任憑他們漸漸失去意義和重要性。
                    ─伊莉莎白 •艾麗特

  利用兩個寧靜的下午讀完約翰 •歐諾所著 《愛者無懼》一書,此時正是父親離開我的第一個月。在閱讀的過程中,一方面心思隨著歐諾的文字緩緩前進;另一方面也不禁憶起過去兩年的點點滴滴,那是一段陪伴父親與癌症共生的日子。回首過往,除了不少美好的印象外,更有一些亟需出口的不堪記憶。然而就在品讀《愛者無懼》當中,我獲得某種程度的昇華與潔淨。因為在作者分享的許多生命故事裡,我看見了自己的悲慟。此外,作者因豐富閱歷而滿溢溫暖與智慧的文字,也悄悄喚起在哀傷情緒中的我。

令人動容的生命記事

  傷痛中的人最怕聽見自以為是的建議,往往不夠深刻的話語只會讓人的思緒更為混亂。不幸的是有許多熱切分享生命真諦的作品,都犯了傲慢的大忌。也因此更顯得《愛者無懼》一書的溫潤與謙和。全書的精神就如作者在書中所言 「受傷的靈魂需要憐憫,而不是批判。」

  悲傷的閱讀者常有一種疑慮—在茫茫的愁苦大海中,是否真有一本書能作為支撐我的浮板呢?也許承受傷痛的人無法輕易相信任何一本書,因為對他們而言,那些與自身毫不相關的作者,如何能真正貼近自己的生命經驗?不過事實上本來就沒有兩段生命經驗可以完全重疊,因為每個生命都是獨特而唯一的。因此, 歐諾無意以一套結構完整、論證綿密的言說來勸勉讀者,反而是忠實地記錄他所接觸過的寫實故事。

  歐諾的一些提問與分享常能引起我的高度共鳴,並帶我返回自身的苦澀經驗。例如他說 「有時我會納悶,在靈魂早已飛離之後,肉身到底該存留多久?如果生命的延續就是更為冗長的住院時數 …. 那麼我們就必須捫心自問:這樣作的目的,到底是為了病人本身,還是為了周圍捨不得他走的人?」 此外,他也說 「如果醫療的努力超過了某個限度之後,就無非是拖延死亡,而不是延長生命;這兩者之間的界線是非常細微的。」 歐諾的話總是一語道破深藏我心的疑惑,他確實說出了我曾浮現卻不敢肯定的想法。

受苦的基督徒

  歐諾記事中的主角們體驗了恐懼、絕望和死亡,其中包含令人難以理解的早夭、令人難以啟齒的自殺,以及令人難以承受的走向死亡。他們都具有基督徒的身份彷彿是個錯愕的共同點,不過卻傳達出一項震撼的信息—世人經歷的一切苦楚,基督徒無一能倖免。倘若此書只是單純記地錄基督徒的受苦,那麼便只是如實的反應人生而已。所幸歐諾所做不只如此,他在描寫苦難的同時,更進一步邀請讀者展開屬靈的眼光,透視苦難背後的意義。

  歐諾不否定基督徒苦難的存在,因為他深信 「只要我們願意,傷痛也可以成為救贖的契機—就像浴火重生的經驗,能夠精鍊、更新我們。」 另外,他提出另類思考 「從醫學的範疇來看,我們怎能確定治療要比疾病本身還要重要?它們的區分在哪裡?有沒有可能它們是一體的兩面?一個傲慢自私的人若能在親身經歷不幸之後,變得比較謙卑、更有愛心,那麼他是受到傷害,或是得到醫治呢?也許是我們自己的想法太狹隘了,以致認為醫治只有肉體的層面。」

  有時受苦的基督徒會希望從聖經尋得安慰和解答,卻往往不得其門而入。一方面因為聖經的寫作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因而聖經的作者雖忠實地傳達神的信息給百姓,卻未必能多著墨於處理人們微妙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某些教會社群語言一味高舉信心和得勝,而未能細膩地靠近信徒的真實感受。此時,便需要有人可以從看似嚴肅而遙遠的舊約和充滿末世信息的新約中,解讀出天父深厚而永不止息的慈愛與恩典。

  歐諾說 「正因為基督徒必須跟隨基督的腳蹤,所以『恐懼死亡』不但可以理解,也是很自然的事。就連耶穌自己都曾痛苦喊道:『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他還祈求天父『求你叫這杯離開我。』」 這段慧黠的話讓基督徒可以放心地相信,耶穌也曾經歷作為人的苦,因此祂必能體恤人們的軟弱。歐諾對信心更有一番獨特見解,他說 「首先,若是你對神蹟奇事寄予厚望,你肯定要失望。樂觀的態度是一劑強而有效的藥帖,卻無法改變上帝的屬性與旨意 …. 其次,無論我們的禱告是否有明顯的果效,我們還是應該轉眼仰望上帝,相信祂必垂聽 …. 最後,我們也必須了解,上帝不一定會按照我們的方式行醫治的大能,而我們的問題也可能有另一個解決的辦法。」

閱讀與書寫自身的傷慟經驗

  歐諾將《愛者無懼》一書獻給正在苦難中的人們與守候著他們的家人和朋友,或許他希望此書只是一個起點。因為人生的課題除了用理性來認知外,更需要以勇氣來經歷,就如歐諾所言 「面對苦難的勇氣,面對空虛與失落的勇氣,面對未來的勇氣,甚至面對死亡的勇氣。」

  在起點之後,應是讀者們一起來閱讀與書寫自身的傷慟經驗。就如同我們從書中他人的記事裡,得到不同程度的感動、共鳴、安慰、鼓舞 … ,那麼將來我們自己的經驗也可能對別人產生重要的影響。這或許也是神讓我們遭逢悲傷的一種意義吧!正如歐諾所說 「人生最大的恩典,或許就是在看似毫無意義的痛苦中,找出深刻的意義。」

  有時也會想如果我能早點讀到這本書,是否就能多為父親做點什麼?不過也許是不能的,因為面對生命,我依然渺小,但我想我會作的更細膩吧。如今,我仍處在喪父的思緒中,但我漸漸可以試著不去壓抑真實的情感,並嘗試品味這份獨特的生命經驗。我正在體會歐諾所言 「傷慟從不會匆匆略過。傷慟的過程需要時間與空間—時間,因為你需要去領會無法逆轉的巨變;空間,因為你需要去梳理心中錯綜複雜的情緒。」

  不過我想生命的意義就像歐諾的父親所說 「上帝的國度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每個人都是那麼渺小,那麼軟弱;但是,卻又都是上帝慈愛的出口,足以影響這個世界。這是我活著的目的,也值得我奉獻一生。」 我想這也是父親想對我說的話,因為他的一生也同樣地熱愛上帝與生命。

(摘自《台灣教會公報》 2702 期)

  

>>回書目總覽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