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128期曠野雜誌
2004年4月出刊

曠野128期2004年4月出刊/精采內容摘錄

曠野128期目錄


號角/後二二八的省思◇蘇南洲

曠野論壇/重拾失落的聖職◇蘇南洲

     在冷靜與熱情之間◇李錦洪(香港《時代論壇》社長兼總編輯)

     復原人格•美善社會◇蘇南洲

人生下半場/從醫「生」到醫「心」-訪嘉基前院長翁瑞亨◇林淑芬(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

曠野書香/唐吉訶德式的執著--簡介《風火山林》◇王貞文(德國神學博士候選人)

曠野藝文/受難•復活•新生命◇陳茂生(台灣神學院教會音樂系教授暨主任)



>>號角◆蘇南洲

後二二八的省思

今年台灣二二八的天空很政治也很熱鬧,有近二百萬人心手相牽護台灣,也有許多人慢跑捐血愛台灣。基本上這兩批人背後都各有藍綠政黨在操作與動員,也都高喊族群和諧;然而事實上,隱含著一方面本省族群建構主體性、出頭天及反抗中共和外來政權的強烈意識,另一方則是外省族群當年不得已播遷來台,如今失去政權的危機意識下救亡圖存的焦慮。在這極不同的兩大歷史脈絡下,二二八成了大選前兩相爭奪的舞台與領空及剩餘價值被極大化的政治消費品。

歷史的還原與詮釋

然而,二二八究竟是怎麼回事,不同的人都各自根據其歷史脈絡、階級利益、族群關係及意識型態作出若干詮釋,不過大致上無論朝野各界,都不能否認一九四五年台灣人民在光復時,迎接到的是個貪污腐敗又極權的軍事政府,其統治期間,民生凋蔽、經濟蕭條的情形遠甚於二次大戰時期靠配給過活的日子,而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時,上萬的台籍精英無論參與民亂與否皆遭到屈死的命運,而其遺族亦受盡苦楚;再加上之後的清鄉及長期戒嚴,使得這份苦毒血仇只能暗夜飲泣而無處宣洩。直到一九八六年黨外開始進行平反活動,一九九○年教會界出面表達關懷後,才得初解心頭長年之痛;也自此在朝野共同的努力下,無論真相公佈、元首道歉、建碑建館、金錢補償、設和平紀念日及恢復名譽等當初二二八受難家屬所提出的要求,都一一完成,十足展現出台灣朝野在面對如此巨大政治歷史事件中的智慧與勇氣,這是古今中外沒有一個國家能在未改朝換代的情境下做到過,而足令國人驕傲的創舉。

深刻反省,擴大關懷

就基督信仰而言,公義的追求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應該還有更重要的需要去追求。從聖經上來看,當耶穌和祂的門徒遭到不公平、不公道、不公義等比死還痛苦的對待時,並沒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也沒有一直說出「可以原諒,不能忘記」這類不知是不肯忘記還是不肯原諒的話;他們反而展現出一種超越苦難的精神風貌,抓緊亙古長存的永恆價值,一方面關懷弱勢,一方面廣傳福音,以彰顯上帝的榮耀、教會的尊嚴及道成肉身的大愛為職志。反觀今天我們把二二八辦得這麼熱鬧,甚至好像只要把二二八抬高一點,就可以抵擋中共的飛彈。其實我們若真想記取二二八對今天的意義,就應多以同理心聆聽二二八家屬的心聲,懷著敬重肅穆的態度陪他們去看看屈死的二二八受難者之墓,進而反省到二二八事件的悲劇是政客操弄下的犧牲品,而應改由醫界、文化界、教育界、宗教界及市井小民等非政府組織來操辦紀念事宜。至於政客,往往只會利用及蹧蹋二二八和族群和諧,千萬別讓任何政客的腳印站在二二八的血地上。我們更應該體認到,經過二二八苦難的台灣社會可以擴大關懷到所有類似二二八悲劇下的受難家屬(如六四天安門及庫德滅族事件),努力防患於未然,不讓二二八的悲劇以任何形式、在任何地方重演;如此才不負二二八這場苦難的發生,也才可讓二二八的深刻意義不致走調成慶祝活動,或淪落為政客的腳墊。 ◆

>>更多精采內容請訂閱曠野雜誌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