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63期】2010年1-2月出版

本期目錄:
投資理財Vs.心靈文化經濟
鐵蹄下的不滅聖火
世紀大挑戰──全球暖化與氣候的極端化?

清心.恬淡.簡樸情──《Amish心靈桃花源》

從Urbana 09看二○一○福音派走向
愛與相信──讀路益師《給孩子們的信
威風凜凜的艾爾加(上)


 

曠野藝文威風凜凜的艾爾加(上)

◆陳茂生

每年五、六月間驪歌四起之時,〈威風凜凜〉的歌聲或管弦樂隊、管樂隊的合奏聲、管風琴聲就會在全世界的大小校園中響起。

英國作曲家艾爾加爵士(Sir Edward William Elgar, 1857-1934)大概作夢也想不到,自己當年為英王艾德華七世登基所創作的音樂(1902年),竟成了「世界名曲」。而大部分美國的各級學校(小自幼稚園,大至研究所)在畢業典禮時最常用、最愛演奏的進場樂或退場樂,可說非〈威風凜凜〉莫屬。

原名“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作品第39號,總共五首進行曲,中文譯名為〈威風凜凜〉可真是絕妙之筆。它是艾爾加「愛國精神」的表現,更顯示出大英帝國的富裕及皇室的顛峰,以及「大英帝國無落日」的威風氣派。也難怪它馬上受到英國上自王宮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的青睞。而其中的第一首,D大調,配上了英國詩人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的愛國詩“Land of Hope and Glory”,成為詩與音樂的絕配,被英國人尊為「第二國歌」(註1)。

〈威風凜凜〉成為世界名曲的另一個主因,應是1924年「大英帝國博覽會」中使用為開幕典禮的音樂。使千千萬萬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印象深刻。

其實,早在1897年時,艾爾加就因為創作了慶祝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註2)登基六十週年鑽石大慶的〈皇家進行曲〉,而成為英國家喻戶曉的著名音樂家,同時也被樂界肯定其作曲家地位。艾爾加更是在英國名作曲家普賽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去世之後,為在國際舞台消聲匿跡將近二百年的英國音樂,開創新局的最重要人物。也從此激勵許多後輩音樂家如馮威廉斯(註3)、霍爾斯特(註4)及布瑞頓(註5)等幾位作曲家,昂首闊步地邁向國際音樂舞台。

人窮志不短/自學成功的音樂家

1857年6月2日,艾爾加出生於英國中西部大城渥澈斯特(Worcester)郊外的小鎮布洛希斯(Broadheath)。父親威廉.亨利是鎮中聖喬治教堂的管風琴師,自營音樂店,也為村民作鋼琴調音的服務。他與同鎮的女子Ann Greening(1822-1902)結婚,生下七名子女,小艾爾加是老四。艾爾加的母親雖未受過音樂教育,卻深具藝術氣質。老艾爾加可能受到養兒育女的重大壓力,認為學習音樂沒什麼「錢途」,早就盼望小艾將來能學習法律。只是,從小在教堂聆聽父親彈奏管風琴,又在音樂店中接觸到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及樂器的艾爾加,卻在十歲時就為家人寫了一齣名為〈青春魔棒〉的音樂劇(“The Wand of Youth”,後來艾氏於1907年將它寫成管弦樂組曲)。父親後來經不起小艾的懇求,教了他一些管風琴的彈奏技巧,而艾爾加也與當地的小提琴教師學了約一年的小提琴。在無法繼續繳付鐘點費的情況下,艾爾加開始了「無師自通」的自學音樂之旅。他抓緊任何可以學習的機會,竟然在幾年之中精通了管風琴、小提琴以及低音管的演奏,也學到了扎實的和聲學、對位法。成年之後,他竟能以小提家的姿態登台演奏,管風琴技藝也受到教會的肯定,在老艾爾加去世時,繼任了聖喬治教堂管風琴師的職位。

艾爾加在15歲時,就為了幫助家庭的經濟而開始工作。他只能羨慕著同條街上的兩位男女玩伴,能夠遠赴德國萊比鍚學習音樂。但是他對音樂的熱誠卻有增無滅,用心學習,強記交響曲及歌劇總譜。雖然在十六歲時,為了討好老艾爾加而上了法律學校,卻在不到一年之中就打退堂鼓,確定了自己的音樂志向。回到渥澈斯特,開始為該城的男聲合唱團伴奏及編曲,二十二歲時被聘為該團指揮。同時也接下了一個人人都認為「稀奇古怪」的職位,就是擔任「縣立渥澈斯特精神病院」(以當時的名稱,直譯應為「瘋人院」“County of Worcester Lunatic Asylum”)的樂隊指揮(註6)。

1885年,二十八歲的艾爾加被聖喬治教堂禮聘,繼承了父親的管風琴師職位,從此「佳運」連連。先是受聘為渥澈斯特愛樂交響樂團之指揮,其次是他的小提琴演奏受到好評,然後是他的管風琴彈奏及作品廣受喜愛,而最幸運的應是找到了人生的最佳伴侶。

才德的婦人,價值遠勝過珍珠

聖經箴言三十一章10-31節中,所羅門王論到「才德的婦人,價值遠勝過珍珠」,而「她丈夫心裡倚靠她,??」(和合本),似乎成了艾爾加夫人的寫照。台灣俗語「娶某大姐坐金交椅」,大多是比喻娶了比丈夫年紀大些的女子為妻的男人,都是幸運者。而艾爾加的這樁婚事,確實是他與英國音樂界的好事一樁。

1885年,艾爾加成為聖喬治教堂的管風琴師後,隔年開始訓練管風琴的學生,當中有一位英國將軍的女兒Caroline Alice Roberts(1848-1920),就是艾爾加的學生之一。這位比艾爾加大九歲的學生,在老師身上看到了難得的音樂天分及信仰情操,而艾爾加也愛上了她的聰慧、細心及詩人的胸懷。兩人於1889年在不驚動太多人的情況中,於倫敦郊外一個小教堂結了婚(註7)。

艾夫人以她誠摯的心、不尋常的氣質,熱情鼓舞艾爾加創作,深信他一定會成為世界級的作曲家。而艾爾加也是靈感十足,幾乎從新婚之日開始,音樂作品源源不絕,精采作品不斷,其中最重要及最出名者應是:

一、1889年的〈愛的祝賀〉(“Salut d'amour”, op. 12)

二、1892年的〈e小調小夜曲〉(“Serenade in e minor”, op. 20)

三、1897的〈皇家進行曲〉(“Imperial March”, op. 32)

四、1898-99的〈謎的變奏曲〉(“Enigma Variations”, op. 36)

五、1899-1900的〈吉隆修士之夢〉(“The Dream of Gerontius”, op. 38)

六、1902-1907的〈威風凜凜〉(“Pomp and Circustance Marches”, op. 39)

七、1902-03的神劇〈門徒〉(“The Apostles”, op. 49)

八、1907-11的兩首交響曲降A大調op. 55、降E大調op. 63(Symphonies in Ab & Eb)

九、1909-10的〈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Concerto in b minor for Violin & Orcheseta”, op. 61)

十、1919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Concerto in e minor for Cello & Orchestra”, op. 85)

艾夫人除了親自為夫婿整理手稿,她自己也是作詞寫詩。她更鼓勵了艾爾加搬遷到首都倫敦,接觸廣泛的文化、藝術及樂界人士,當然,也很自然地融進了更多元的思想。

國際音樂舞台的「敲門曲」

1899年春天,艾爾加完成了一首曲名“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op. 36(原創主題變奏曲),現在被稱為〈謎〉的變奏曲(Enigma Variations)。當時,歐洲大陸的名指揮家Hans Richter(漢斯.李希特,1843-1916,是指揮華格納歌劇的大師)被艾爾加的這首管弦樂曲迷住了,他不但找到了一直在尋找的英國人作品,更看上了變奏曲中如「謎」似的原創主題(註8)。他認為十四段變奏曲充滿了旋律的新鮮度、情感的高度發揮以及優美感人的溫馨性。他深深地被每一段變奏曲所隱藏著的艾爾加本人、他的夫人以及好友們「謎」樣的身世所吸引。就在1899年6月19日把這首新作介紹給倫敦的聽眾,然後又介紹給歐洲大陸的奧國、德國及捷克的廣大愛樂者。喝采之聲響遍了國際音樂舞台,英國音樂終於在二百年之後再度「出頭天」。(未完待續)

(作者曾任台灣神學院教會音樂系教授暨主任;現旅居美國,擔任中華音樂崇拜學院加州聖工研究所特任教授)

附註:

1. "Land of Hope and Glory, Mother of the free, How shall we extol thee, who are born of thee."意思是「自由之母,希望與榮耀之美地,從妳而生的我們,應如何頌揚妳」。

2. 維多利亞女王(1819-1901)在位期間(1837-1901),與他的夫婿亞伯特王子,除了帶給英國人許多優質音樂藝術,更注重社會福利,提昇了英國人民的生活。

3. 參考陳茂生著《天籟傳真情》,雅歌出版,2005年,台北。

4. 霍爾斯特(Gustav Holst, 1874-1934)以他的〈行星〉管弦樂組曲昂首步向國際音樂舞台。

5. 參考《曠野雜誌》第150期,2007年12月號,p.13,陳茂生著「布瑞頓──二十世紀英國音樂怪傑」。

6. 「縣立渥澈斯特精神病院」在當時已開始了「音樂療法」,艾爾加在日後能以幽默的音樂語言表達在他的許多作品之中,或許與他這將近五年與「精神病患」成為音樂同工有關吧!

7. 參考Elgar Delius等人編輯,"The New Grove, Twentieth─Centnroy English Masters", p.5,W.W. Norton & Company, London, 1986.

8.參考Laura Kuhn編輯,"Baker'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20th. Century Classical Musicians" p.361, Shirmer Books, N.Y. 1997.

作者注:事實上,艾爾加這「謎」樣的主題始終未被破解。1953年美國的“Saturday Review”舉辦了解「謎」有獎徵答,還是未得解答,大概只有等艾爾加「再世」了!


1900年10月3日,國際性的「伯明罕音樂節」在李希特的魔棒下演出艾爾加的另一齣巨作神劇〈吉隆修士之夢〉(「The Dream of Gerontius」, op. 38),更奠定了艾爾加國際性作曲家的地位。

雖然該場的實況演出不盡理想;獨唱者、合唱團,甚至指揮本身都是在一種「準備不足」的狀況中上場。但是當時的文學大師蕭伯納卻仍將它評為「可以與貝多芬的德國音樂相提並論的英國音樂」。(註9)一年之後在「萊茵河下游節慶」的成功演出,更使它成為當時最受歡迎、最常演出的神劇之一(樂界將之與韓德爾的〈彌賽亞〉及孟德爾遜的〈以利亞〉齊頭並列)。

〈吉隆修士之夢〉是當時英國的天主教紅衣主教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交給艾爾加的手稿,紅衣主教Newman以詩體寫成了天主教會教義的精髓。艾爾加從小在天主教會中長大,能深入了解整齣劇本的內涵,於是把信仰表現在音樂創作之中,音樂中充滿了神祕感、豐富的想像力及高尚及宏偉的氣質。

當然,喜愛小提琴的朋友們一定很熟悉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它是表現艾爾加「樂器」的最佳作品,被樂界尊為最偉大及浩大的英國浪漫派小提琴協奏曲。全長80分鐘,是艾爾加獻給歷代最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的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 1875-1962,奧地利的小提琴演奏家及作曲家)(註10),小提琴獨奏部份,翱翔自如的旋律線充滿高貴的想像力。艾爾加內心深處追尋真理的殷切,充分表現於整首音樂之中。

喜愛大提琴的樂友們,當然,對於艾爾加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耳熟能詳。它那扣人心弦的旋律把艾爾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於人類文明失望至極的悲切,從心底掏了出來。

他用「安魂曲」的深沉表現,把個人對人類扼殺文化及藝術的感受傾洩而出。特別是第三樂章“Adagio”,最令人心神悸動。David Dubal認為它是「艾爾加最個人化、最深沉的心靈見證,它那名一波波的唉嘆,浸滿了艾爾加內心深處對世界的哀慟。」(註11)

實至名歸/威風凜凜

艾爾加以非音樂科班出身,卻能勤奮不懈、無師自通學習了作曲。精通了管弦樂法以及為人聲寫作的技巧,以他特殊的音樂天分──優美的旋律線及和聲變化、感人的主題擴展以及高度的邏輯性及正確性,使他的音樂獲得學術界的推崇。從1900年開始,美國的名校如麻州的耶魯大學、賓州的韋斯頓大學;英國的劍橋、牛津大學;蘇格蘭的亞伯登大學相繼授與榮譽音樂博士學位。艾爾加更在1905,1906,1907及1911的四次訪美行程中,指揮美國的大樂團及合唱團演出自己的作品(較出名的是1907年指揮紐約愛樂演出的〈門徒〉)。英國皇室更不後人,先是在1904年封艾爾加為爵士(Sir Elgar),還特別在倫敦的科芬園劇院連開了三天的慶祝音樂會。1905年,伯明罕大學頒給他特別的「音樂教席」。1911年更榮獲國家的殊功勳位。

1920年4月7日,艾夫人病逝,艾爾加將一切榮獲的勳章、獎牌都放進了艾夫人的棺木之中,認為自己所有的榮譽都是艾夫人的功勞,也因此舉遭受不少社會人士的批評,但艾爾加堅持自己的心意及摯愛。此後的十四年中(直到艾爾加去世),艾爾加的創作靈感似乎與艾夫人一起埋葬了,除了1930年的“Severn Suite”op. 87較重要之外,少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不過,艾爾加在這十四年之中的聲譽卻如日中天,先是在1924年被王室任命為宮廷作曲家(Master of the King's Music),接著又榮獲維多利亞女王「皇家勳章」(1928)。而1931年更被封為男爵(這是英王可授與的最高榮譽)。1933年親自在赫爾福特音樂節(Hereferd Festivel,英國人在中西部的大城赫爾福特舉辦的重要音樂節),指揮神劇〈吉隆修士的夢〉,滿堂的聽眾歡呼喝采之聲不停,艾爾加站在指揮台上可真是實至名歸、威風凜凜。艾夫人必然也從天上向艾爾加發出了讚賞的微笑吧!

9.參考David Ewen輯,"Composers Since 1900, a Biographical & Critical Guide", p.183-186.The H. W. Wilson Corp. 1969.

10.11參考David Dubal著,"Esseneial Canon of Classical Music", p.404, North Point press.

名片推薦:

1. "Enigma Variations, op. 36"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Boult指揮:EMI Classics CDM64748

2. "Pomp and Circumstamce Marches, op. 39"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Barenboim指揮:Sony Classical SBK48265

3. "Comcerto in b minor for Voalin and Orchestra, op. 61"

Heifetz小提琴,Sargent指揮London Symphony Orchstra, RCA7966-2-RG

4. "Concerto in e mimer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op. 85"

Casals大提琴,Boult指揮BBC Sympho any Orchestra; EMI Classics CDH63498

5. Elgar, Cello Concerto/Enigma Variations

大提琴:Alexander Baillic,指揮:Edward Downes爵士BBC Symphony Orchestra: Conifer Classics 7560-5 51507-2,1992版。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