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69期】2010年1-2月

本期目錄:
五都選舉、十年政綱、百年建國
排徊在十字路口的洛桑會議
在曠野發聲 ──以基督教小眾媒體介入公民運動

騎馬回家看爸爸

買或不買 ──綠色消費的建議
從《深河》看遠藤周作的耶穌形像
在湖畔邂逅華茲華斯
耶和華祝福滿滿
 

天涯旅思在湖畔邂逅華茲華斯

◆彭海瑩

水仙

我獨自漫遊,像山谷上空
悠悠飄過的一朵浮雲,
驀然舉目,望見一叢
金黃的水仙,繽紛茂密;
在湖水之濱,樹蔭之下,
正隨風搖曳,翩然起舞。

連綿密布,似繁星萬點
在銀河上下閃爍明滅,
這一片水仙,沿著湖灣
排成延續無盡的行列;
一眼便瞥見萬朵千株,
搖顫著花冠,輕盈飄舞。

湖面的漣漪也迎風起舞,
水仙的歡悅卻勝似漣漪;
有了這樣愉快的伴侶,
詩人怎能不心曠神怡!
我凝望多時,卻未曾想到
此情此景為我帶來何等的豐足。

從此,每當我倚榻而臥,
或情懷抑鬱,或心境茫然,
水仙呵,便在心靈之眼閃現,
那是我孤寂時分的樂園;
我的心靈便歡愉洋溢,
和水仙相伴共舞不息。

大一英文課裡,印象最深且至今仍常盤旋腦海中的,便是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的這首<水仙>。
多年前曾攜女前往英倫一遊,在湖區(The Lake District)暢遊溫德米爾湖(Windermere Lake),方得親眼目睹孕育華茲華斯動人詩作的湖光山色,也更深了解詩人如何從田園風光中認知造物奇美,尋獲源源靈感,因而開啟了人們欣賞大自然的眼睛,並得以聆聽上主在大自然中傳達的美妙信息。

天地有大美

湖區位於英格蘭西北海岸,靠近蘇格蘭邊界,方圓約二千三百平方公里,一九五一年被設立為國家公園。
綿延不斷的山巒,古樸典雅的莊園,湛藍的湖水,清澈的小溪,湖中帆影點點,湖畔雁鴨嬉戲,這一幅寧靜、祥和,宛如人間天堂的景致,就是湖區的寫照。她沒有倫敦的繁華與人文薈萃,也不像蘇格蘭高原那般壯闊豪邁,她展現的是天地之間恬淡、無華的大美,像是一篇清雅、雋永的散文詩,讓人在寧靜中細細品味那一切盡在不言中的美麗與盎然生機。

桂冠詩人華茲華斯

華茲華斯是繼莎士比亞與彌爾頓之後最重要的英國詩人,也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中作品最多、成就最高的一位,一八四三年獲頒桂冠詩人榮銜,他在詩藝上劃時代的革新與傑出成就獲得最高的肯定。
華茲華斯生於湖區、長於湖區,大半生都在湖區度過,漫步、悠遊於湖濱小徑,欣賞四季更迭、日昇日落的美景,成為他主要的生活內容,也因而創作了許多與湖區有關的偉大詩篇,這正印證了他的詩論:「詩起於在沉靜中回味的情緒……一切好詩都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溢。」
當時英國有許多文學俊彥慕名前往拜訪,像與他共同開創英國文學浪漫主義時代的柯立芝(Samuel Taylor Coleridge)也舉家遷居湖區;而濟慈(John Keats)則在拜訪他、親炙湖區的天光雲影後,感慨地寫下:「我們僅僅是河流、湖泊與群山之間的受造物。」「大自然的精心雕琢讓人忘掉生活中的區別:年齡、財富。」。
由於華茲華斯的作品中多有返璞歸真的意念以及對都市、工業文明的批判,許多人會將他與中國田園詩人陶淵明相比,然而因為基督教信仰的影響,他在描繪大自然山水景物的壯觀、旖旎之餘,更會帶出對全能創造主的崇敬,讓人透過他的詩作,體會到那位滿有能力、美感、無所不在的上帝,而生發莊嚴神聖之感。他在<永生的信息>中曾寫道:
「大地的千形萬態/綠野、叢林、滔滔的流水/在我看來/彷彿都呈現天國的明輝/赫赫的榮光/夢境的新姿異彩。」
雪萊稱他是「謳歌自然的詩人」,的確,他以充滿感情的詩句詠頌大自然,深思自然對人類性靈的影響,在自然與上帝、自然與人生、自然與童年的種種關係上,用詩句表達了他的宇宙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他的文筆簡潔、清新、質樸、純淨,讓人展讀之時有「素面相見」之感,彷彿一道清澈的溪水自心中蜿蜒流過,令人低迴不已。

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生活

華茲華斯在一七七○年出生於風光明媚的湖區小鎮寇克茅斯(Cockermouth),他的家族可算是當地的知識菁英,可惜父母在他十三歲前相繼去世;他從小就讀於寄宿學校,和父母死別以及兄弟姊妹生離的童年經驗,對他影響極深,也使他在日後作品中除書寫自然外,更深刻探討人心與生死的主題。十七歲時進入劍橋大學的聖約翰學院就讀,畢業後曾前往英國各地及歐洲諸國旅行。
一七九九年底,他和引導他更深地去看、去聽、去聞嗅大自然,同時也是詩人的妹妹朵蘿西(Dorothy)回到湖區的葛拉斯米爾(Grasmere),定居於小巧樸拙的鴿屋(Dove Cottage);這段時間是他創作的高峰期,他經常在湖畔小徑散步,徜徉於絕美的大自然中,聆聽造物主的聲音,與內在的自我對話,靈感泉湧,佳作頻頻。
一八一三年,遷居萊德山莊(Rydal Mount),一直到一八五○年過世。在此他親手設計了可以一覽湖中美景的花園,平時除筆耕外,更親為老圃,在園中蒔花種樹,生活與自然全然融為一體。

關懷社會與生態環境

華茲華斯終身定居於湖闊水深、綠草如茵的田園鄉野,那有著河谷、瀑布、山峰、花草、雀鳥、星辰為伴的環境,使他的詩興和想像力得以豐富奔馳。然而他並未遺世獨立,在充滿夢想的青春時期,他曾對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法國革命投以相當的熱情,二十到二十二歲時曾兩度造訪法國,支持法國成立共和國,可惜不久之後因英法兩國政府宣戰而被迫返英。其後雖定居湖畔,但仍經常以人道和民主的觀點,充滿悲憫和同情的筆觸,描繪農民、雇工、流浪者等社會弱勢族群的生活;也在拿破崙進犯英倫三島時,寫作了慷慨激昂的愛國詩篇,號召同胞捍衛祖國的尊嚴與自由。
華茲華斯也是注重生態與自然和諧的生態保護先驅,十九世紀工業文明方興未艾,曾有人基於發展工業及旅遊企業的目的,意圖在湖區興建鐵路;由於不願家鄉的純淨與寧謐橫遭破壞,華茲華斯不僅曾為文大力反對,也曾在村民集會中剴切發言,呼籲保持湖區原貌。時至今日,湖區周邊的通路仍是數以萬計的步道,每年則有上百萬的遊客,循著蜿蜒的小徑尋幽訪勝,欣賞全英格蘭面積最大的湖泊和最高的山嶽,品味湖畔十八、十九世紀所建,百年以上的古典房舍和居民精心照料、色彩繽紛的花園,體會天人合一的愉悅、自在與滿足。

眺望永恆的心靈詩篇

華茲華斯的詩作中常引用新舊約聖經的典故,也明白揭示唯有透過信、望、愛的信仰與親炙大自然,因塵世蒙蔽而黯然無光的心靈,方能感受到永生的信息。他在教會中的參與也不遺餘力,定居萊德山莊的數十年間,不但協助興建了聖瑪利亞教堂(St. Mary's Church),經常在此做禮拜,也曾擔任教區委員。這座教堂清新典雅──彩繪拱窗、木製長椅,莊嚴而不失親切,讓人在其中深刻感受到上主的臨在。教堂附近的小徑也是詩人喜愛散步之處,每年春到人間,小徑開滿水仙,美不勝收,詩人曾以愛女朵拉之名稱之為「朵拉的山野」(Dora's Field)。教堂內目前仍掛著一塊紀念華茲華斯的匾額,每年四月,還會舉行紀念詩人的吟詩大會。
華茲華斯在他的長詩<廷騰修院>中,睿智巧妙地結合了信仰與自然在他生命中的深摯影響,誠如拜倫對他的讚譽:「一位偉大的詩人」(“a great poet”),華茲華斯不僅豐富了湖區的人文內涵,更讓我們透過他的詩眺望永恆——

這些自然景物,
給了我一份崇高的厚禮,
一種欣喜的、
如沐天恩的心境;
在此心境裡,
人生之謎的重負、
幽晦難明塵世的如磐重壓,
都趨於輕緩。
在此安恬心境裡,
溫暖愛意為我們循循引路。
...........
萬象的和諧與愉悅,
以其深厚的力量,
賦予我們安詳靜穆的眼光,
憑此,
方得以深入洞察物象的生命。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