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72期】2011年7-8月出刊

本期目錄:
必也一殺乎?—— Obama與Osama間之和平與正義課題
當賓拉登被擊殺的那日
香港教會對六四事件的三條道路

塑化劑國度的夢魘

《影子大地》與痛苦的奧祕
林布蘭.浪子回頭.盧雲
《深河》:一個關於復活的故事
 
 


 

曠野論壇當賓拉登被擊殺的那日

◆康定怡

二○一一年五月二日那天,雖不至於「日頭停留,月亮止住」,但是美國整個國家卻像是經歷一個很長的修止符。許多人靜靜地在心的深處進行了一次觸及靈魂的耙梳。
那日歐巴馬總統和他的幕僚們在白宮辦公室裡,屏息等待從擊殺現場傳來的視訊消息。從第二天的新聞媒體所刊登的一張辦公室現場照片來看,他聚精會神地坐在一旁角落,讓他的國安幕僚們佔據照片的中央位置,自己倒像是一位不便干擾眾人的過路訪客。可沒有前布希總統在航空母艦上,得意地宣佈打擊胡笙任務成功的那種戲劇性鏡頭。

這個耗時將近十年,耗兵迫近六千(目前為止死了官兵五千五百五十四人),耗費將達三兆美元的獵殺工程(把所有的繞道伊拉克的軍事花費和傷亡官兵的醫療撫恤加在一起),終於把這個流三千無辜人血的外表溫和、內心報復嗜血的蓋達精神領袖手術式擊殺,並在可能的情況下以回教儀節葬在海底。
自沉汨羅江的屈原,有愛戴他的人為了保護他的遺體,把粽子投在水裡吸引了魚蝦。賓拉登的追隨者,只能望洋興嘆。

賓拉登死後結局難料

從事成之後的幾天裡,除了在白宮前、世貿遺址和某些城市中心,有一些人歡慶賓拉登的死亡以外,大多數美國人選擇安靜度過。許多受難家屬都希望在心靈深處,劃上一個久候難得的句點。比起在九一一災難發生時,激進回教徒在街頭雀躍慶祝的場面,要節制得多了。
一個受難家屬略感安慰地說,賓拉登的死亡也許會是一個句點,但只不過是一個篇章的結束。言外之意這一本用血和淚書寫的巨著,還會有許多待續的篇章,結局尚難逆料。
在書坊裡最讓人心驚的論斷,就是美利堅帝國的衰亡從九一一開始,以近似眾先知書的口吻,警告著美國的衰亡。在龐大的國家債務和受到不對稱攻擊癱瘓軍事指揮系統的壓力下,美國全面從世界撤回到一個由極端右派執政的戒嚴國家。
前布希總統和他的新保守主義的策士們,忘掉了越戰所暴露出來強國的極限,草率論述從美國到阿富汗的捷徑是繞道巴格達。

戰前的規劃只著重打擊一場依賴火力優勢的省錢戰爭,缺少了對戰後重建的複雜性仔細研究規劃。當主戰派自豪地引二戰後德國與日本重建成功為例時,他們根本忽視了德、日戰前的軟硬體結構已經具備所謂第一世界規模,而重建伊拉克和阿富汗又談何容易。
常常歷史事件第一次是以喜劇出現,到了第二次往往以悲劇結束〈反之亦然〉。出兵這事借用建築業的術語來說,當時的情況是:只備好拆除圖,設計施工圖不全,開工許可證從缺的情況下,就動工了。於是當開戰的鍵盤一敲,局勢的發展很快地就挾持了所有決策,再不可能是自負的新保守主義者所謂「創造歷史氣候」的那種論述。美國很快成了一個被動的殘局收拾者。

擊殺乎?活審乎?

按照左傾自由主義知識份子努門.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說法,美國擊殺賓拉登是徹底非法的,違反了所有的國際法常規。七八十個精英特種部隊戰士,在幾乎沒有抵抗的情況下,選擇了擊殺而不是逮捕,意圖是顯而易見的。
他還強調:賓拉登只能說是一個造成兩座世貿大樓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發生倒塌的「嫌犯」。二○○二年,聯邦調查局主任只說:美國「相信」整個劫機自殺攻擊的工程是在阿富汗「孕育」,具體策劃工作是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德國進行的。賓拉登算是一個善於邀功的被動的旁觀者兼精神領袖?還是一個全身介入的戰略戰術策劃者?都還沒有定論。
順著這個思路下去,不管以甚麼形式來審判一個活著的賓拉登,都會是一條漫漫長路。如果為「嫌犯」辯護的律師團,包括了美國專為人民公敵辯護的幾個高手律師,那麼最起碼的罪狀陳述都會成為一個難度很高的命題。這類法律問題倒是很適合在課堂上辯論推敲的課題,也許可以讓歐巴馬卸任之後回法學院教書時再去發揮。

再者,一個活著的賓拉登受審平台的安全性和複雜性,更是不堪想像。這對那些倡議執行死刑速審、速判、速決的三速老手,最能體會這個問題的真實性。
饒恕、愛與公義的天平
賓拉登之死,美國從上到下的主流反應可說是相當節制的。歐巴馬在世貿大樓遺址會見受難家屬時,只有低調的慰問和獻花,聽不到他一般熟悉動人的高調演說。許多各有信仰的人都因賓拉登的死,重溫一次那些讓人珍愛的聖經經節。

一些比較溫和的基督徒,在有關饒恕和愛的經節裡得到安慰。「馬太福音五章四十四節:『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就因為上帝造了萬物,萬物的生命都是神聖的,即便是你的仇敵,他的生命也是神聖的;「羅馬書十二章二十節: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喫。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碳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這經文說的是善待你的仇敵,申冤的事是上帝的主權。
另一些比較陽剛的福音派基督徒,也在公義的章節裡找到安慰。尤其當政府的職能履行了上帝託咐行公義的權柄時,特別能得到共鳴。「羅馬書十三章四節:『因為他是神的用人,是與你有益的。你若作惡,卻當懼怕,因為他不是空空的佩劍。他是神的用人,是申冤的,刑罰那作惡的。』」這個「他」可說是在上有權柄的歐巴馬,他的特種部隊豈是空空的佩劍。
不論是講公義還是講饒恕和愛,當一個生命因為流人的血付上最高的代價時,基督徒在聖經裡是找不到為之喜樂的依據。

明天比昨天更重要

畢竟從九一一到現在已近十年,最初的驚駭憤怒,已經逐漸隔離在腦海的一個角落。賓拉登掉入一個可蘭經二章一九○節的網羅裡:「你們在那裡發現他們,就在那理殺戮他們;並將他們逐出境外,猶如他們從前驅逐你們一樣,迫害是比殺戮更殘酷。」但是他跳讀了同一節的「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分,因為真主必定不真愛過分者。」三千無辜的死者也包括了許多回教徒,賓拉登成了一個「過分者」,如今屍骨不存。他所代表的一切,在阿拉伯之春的反抗運動中,再也找不到影兒。
原來世貿大樓的遺址如今充滿生機,施工的重型機械聳立像鋼鐵森林,各班施工人馬來來去去像織布機的紡錘,忙著編織一幅氣象萬千的新景緻。
還記得出兵伊拉克的前夕,幾十萬的紐約人齊聲上街,要求政府不能以紐約死難家屬之名,以眼還眼地去復仇,直到最後大家都成了無眼的瞎子。
到今天,感謝上帝,紐約沒有在悲情裡舔著傷口,美國沒有把獵殺賓拉登的事當成宗教衝突。畢竟,明天比昨天更重要。

(作者為旅美建築師)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