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74期】2011年11-12月出刊

本期目錄:
百年月夜的雙島側記
香港視角下的辛亥百年
三個蘋果的故事

「老化」而不能「深化」的華福運動

巴克禮的遺澤
從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發回望去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優勝美地——《25550個感恩》文選
罪與罰
 



號角/百年月夜的雙島側記 ◆蘇南洲

在耗費三百億台幣巨資的各式「建國百年」活動將告尾聲之際,總讓人難掩某些難名的惆悵感。自一九四九年潰敗到太平洋西隅台灣的中華民國執政當局,仍不捨威權時代以道統自居的遺貴心態,不顧國債高築、財政困難、景氣低迷、失業嚴重的重重困境,竟還拿國家總預算近2%來作派對式的花銷,卻未見對辛亥革命以來的深刻反省(包括四十年的戰亂及成億的家破人亡),與下一個百年願景的擘畫,而望著終場前最後煙火的屑片,難免讓人留下「綁大選」的質疑。......more

曠野論壇/香港視角下的辛亥百年羅民威

二○一一年十月十日,在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香港堂,〈從心會社〉及《時代論壇》週報合辦了一個辛亥革命百週年祈禱會,逾七十人參加。 合一堂香港堂的前身是道濟會堂,是孫中山先生在十九世紀末於香港求學期間經常參與聚會的地方,也是教會內外志同道合之士經常討論革命事業的場所之一。.....more

曠野論壇/三個蘋果的故事李錦洪

有三個蘋果的故事,對人類歷史影響深遠。 第一個是創世記記載,始祖夏娃被蛇誘惑,偷嚐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這個被視為禁果的東西,多以蘋果代入。......more

曠野反思/「老化」而不能「深化」的華福運動 胡志偉

九月間,筆者參與了在峇厘島舉行的第八屆華福會,由於事前期望不高,故也沒有太多的失望;就內容而言,較第七屆澳門舉行的華福會有所進步;然而節目編排仍是「講論」壓倒一切,少了影音、歷史與文化藝術。 ......more

曠野人物 /巴克禮的遺澤王貞文

台南的巴克禮公園和那位瘦削嚴肅的蘇格蘭宣教師巴克禮(Thomas Barclay 1849-1935)原本沒有什麼可關聯的。但是這個由一片雜亂髒臭,堆滿建築廢料的土地,蛻變為綠樹成蔭,人們歡笑,池塘與小水渠中充滿生機的公園故事,無形中與巴克禮牧師的生命互相交織著,譜成一首對這片土地的愛之歌。......more

曠野論壇 / 從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發回望去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陳士齊

二○一一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三名非洲及中東女性:賴比瑞亞總統瑟利夫(Ellen Sirleaf)、作家格鮑伊(Leymah Gbowee),及葉門女記者卡曼(Tawakkul Karman)。評審讚三人以「非暴力抗爭形式,改善女性在各自地區的安全,並爭取女性全面參與建立地區和平工作的權利。」為全球女性發出「非常重要的信息」。這是和平獎一百一十年以來女性得獎數目最多的一次。......more

曠野書香/優勝美地——《25550個感恩》文選 郭惠卿、王逸石

當美西十二日逍遙遊即將結束時,導遊先生問我們這次所安排的行程當中,個人最喜歡的是什麼地方,我不假思索,脫口而出說:「優勝美地」,導遊先生大吃一驚說,他帶團遊美西已有四年,從來沒有人把「優勝美地」選為最愛的。我後來仔細想想,為什麼我沒有選夏威夷、大峽谷或迪斯耐樂園呢?可能是由於我比較喜歡大自然的景物,而且「優勝美地」使我聯想起我在台灣最喜歡的「溪頭」的緣故吧! 台灣有許多風景區,我是去過一趟就不想再去了,而「溪頭」卻是我百遊不厭的地方。......more

曠野藝文/罪與罰 黃友玲

「罪與罰」是杜思妥也夫斯基奠定世界聲譽的代表作。書中敘述一個窮大學生拉斯柯尼科夫,在彼得堡租屋,罹患憂鬱症的他由於情緒的焦躁,加上錯誤的動機,一步步走向犯罪之路。......more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