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76期】2012年3-4月出刊

本期目錄:
二二八關懷工作中鮮為人知的勇者──萬日無悔(《曠野》二十五年記實之一)

在批判的距離底下跟政府/政權打交道

為什麼劉曉波對中共那麼溫柔?

你所說的,你明白嗎?

一位遊民之死與中產階級的救贖

從帕托卡到哈維爾:捷克的異見倫理學

喚醒國魂的西貝流士

 

人物與思潮 /從帕托卡到哈維爾:捷克的異見倫理學

◆駱穎佳

閱讀哈維爾的著作(當然還有昆德拉)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六四及東歐變天後,一代知識分子的集體回憶。因此,一般對哈維爾的通俗理解是將他理解成懷有普世人權思想的民主鬥士,抗共份子,當然更重要的是《七七憲章》的發起人。但我們要了解哈維爾的人權思想,尤其他對責任及良知的理解,就得 從其背後的捷克現象學背景,尤其是帕托卡(Patocka)的思想出發。正如Aviezer Tucker的著作Th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of Czech Dissidence from Patocka to Havel所言,要理解當代捷克的人權思想,就不得忽略由現象學家帕托卡對哈維爾這班異見者背後的影響。

誰是帕托卡?

據聞當劉曉波入獄後,托妻子帶給他的其中一本書便是有關帕托卡生平的《歐洲精神》。帕托卡是捷克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師承胡賽爾的現象學。他生於一九○七年,在二十年代中期,深受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總統、本身也是哲學家馬薩克(Masaryk)的思想啟發。馬薩克可謂真正的哲人王,是他將自己的老師布倫塔諾(Brentano)介紹給比他年輕十年的胡塞爾認識,並啟發了後者對現象學的思考;而胡塞爾亦直認馬薩克是他的第一任老師, 喚起了他對倫理學的認知。胡塞爾日後對歐洲科學危機的關注,亦受馬薩克對西方文化的批判影響。當一九三五年帕托卡在胡塞爾家中過聖誕時,胡塞爾親自將屬於馬薩克的閱書架給他,令帕托卡開始自覺繼承馬薩克以哲學治國的理念。
當然,帕托卡作不成總統,卻一直思考著現象學本身所隱含的政冶批判意涵。自三十年代始,帕托卡就思考著胡塞爾一直關心的問題:怎樣恢復一個被科學理性主義殖民的生活世界(life-world)?但他更進一步思考,被殖民化若果以一種國家體制及極權的方式出現,人性還有哪些可能?我們又可以怎樣反抗?甚麼是人的政治倫理責任?(這當然也是捷克知識分子如卡夫卡及昆德拉一直的關注點)

帕托卡重新反思及深化胡塞爾生活世界的概念。他將生活世界分為三種運動(movements),或生活的三種面向(dimensions): 一、扎根/安居(acceptance);二、工作/幹活(defense);三、真理(truth)。扎根說明了人本能地要有「根」、「家」 及「安居」的渴求,一種對自身安全的關注;工作是用來維持生活,但這面向往往被非人化,人只被視為角色甚至匿名,往住幹自己不想幹的工作,沒有自由,沒有海德格所言的本真性(authenticity);但真理則是人超越了社會及自我的局限,發現了生存的真正意義與價值,一種整全及多面向的生活價值,且超越自身的利益與他者結連。但帕托卡指出,人惟有經驗了前兩者(先扎根世界後被引入歧路),才懂得動搖它們去找尋真正的生活意義,這包括動搖極權的體制與謊言。因此生命不可避免地充滿衝突,而人要自由,必然要成為異議者,甚至為了反抗而犧牲自己,他認為這是人真正的良知責任與角色。

帕托卡認為,哲學家有三條路可走:一條是柏拉圖所走的,退出社會,潔身自愛;第二類則是詭辯哲學家所走的,就是與現實妥協,偷生求全;而第三類則是蘇格拉底所走的異議者之路,他為了關懷他人的靈魂(care for the souls),而活出真理並面對衝突,最終為真理與正義而犧牲性命。帕托卡選擇了後者。當他受哈維爾所託,成為《七七憲章》的發言人,為自由與真理抗辯時,他就認定而走上蘇格拉底之路:他認為人的本質是倫理性,即所有知識與公義的追求都應該以他人的福樂為優先,即他者的自由與生命是一切真理展現的條件,所有國家亦應服從於這一種超越一切、神聖的,並建基在他者生命的倫理學;若否,生命就沒有意義,而他深信這正是《七七憲章》的倫理訴求。他更認定若要將異議成為一種公共真理,異議者本身亦要與公民分享及討論,甚至預備了被人否棄的可能,令他相信公共知識分子必然也是一位異議者。

不久,帕托卡遭政冶警察逮捕,在經歷了漫長的審訊後,於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三日因腦溢血逝世,成為了無權者力量的最佳寫照,而哈維爾的名作《無權者的力量》“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正是獻給帕托卡。

哈維爾的政治倫理

帕托卡的異議倫理學,及對倫理的現象學思考對哈維爾都有深遠的影響。哈維爾自言帕托卡是他的思想導師,常到他的劇場跟他們討論現象學及存在主義等學說。某程度,哈維爾的政冶實踐根本上就是將帕托卡的政冶倫理實踐出來。這可以從哈維爾寫給妻子奧爾嘉的《獄中書簡》裡看出來。這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因與其說是他給妻子寫的家書,不如說是哈維爾的政冶倫理學宣言。由於獄中的哈維爾基本上是沒有寫作自由,唯一可寫的便是家書,加上要經審查,因此他不能將事情寫得過份坦白,那便惟有借助現象學的抽象術語去隱含其對當時共黨極權管治的不滿。

哈維爾的書信大量運用存在主義與現象學的字眼,如海德格爾的「被拋進」、「存有」甚至列維納思(Levinas)的「責任」去描述人的生存境況。當然,帕托卡對被殖民生活世界的批判仍是哈維爾的關注點,但哈維爾更關注的是倫理生活在當代的世界還有何價值?他指出當代社會最大的問題(也暗喻當時極權管冶下的東歐)不僅是它未能令人有自由,而是令人遺忘人是須要為自己的存在作抉擇的責任!更糟的是我們沉默,並忘記了良知在世界中對人的呼喚,缺乏提出異議之聲的能力。

受帕托卡及列維納思的啟發,哈維爾認為人的倫理性是先於其它的面向,而人對他人與世界的責任是先天的,不是他人傳授,是一種人之為人的基礎,潛藏在人的結構裡。雖則人對良知與責任的召喚愈來愈冷淡,但反而人更須要深刻地及有意識地再次貼近這一源頭,並不惜一切彌補它,以捍衛人的價值。因人若沒有責任感,就不可能實現充分的人性。但哈維爾指出,這只能由自己做起而不能假外在的體制幫助。繼承帕托卡對在超越中發現真理的信念,他反對一切向現實妥協的生命。他清楚了解到,如海德格所言,人是無選擇地被拋進世界裡去,但不代表這就要受制於當下的環境,因他相信人有超越環境的能力,這份超越的意識無時無刻都要跟無限、絕對和不朽等精神聯結起來。他最擔心的是,人太快「認命」,甚至逃避政冶的決定,不再願意超越現實的種種限制去找尋真理及意義,而只依賴並盲從他周遭的環境與組織,等候國家的分配及施與,令人跌進幻滅與失望的處境裡去。

當人放棄追求意義的世界後,我們就立即跌進荒謬的世界裡。極權世界之所以荒謬,在於人放棄找尋意義,並依賴制度代勞,令一些本身是有意義及人道的體驗,最後變得面目全非,令人未能親身體驗生命的真實性及多元性,迷失了方向之餘,並與他人及世界疏離。他認為意義是人的體驗,不僅是因為人才知道意義,而是因為人面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時,他才能明白甚麼是生存意義。

這亦解釋了哈維爾對人權及民主的參與及重視。因極權之惡在於架空公民對生活及世界的親自參與,未能讓百姓自由地生活,剝奪他們為自己生命負責的權利。而異議之所以重要,在於令人醒覺自己一直生存在一個荒謬的世界裡而不自知。哈維爾對極權的批判是帶有現象學色彩,因現象學所強調的正是排除任何中介而直接把握人的真實/本真的存在,這裡他繼承了帕托卡的精神,將現象學的政冶批判向度展現出來,令現象學成為一種抵抗性的學說,而不是同情或合理化統治者的論述,後者在海德格親納粹一事上已成為現象學史裡的醜聞。

哈維爾對超越的思考

哈維爾對一種近宗教層面的超越性思考一直維持至晚年。在“The Need for Transcendence in the Postmodern World”一文中,他指出,在後現代的多元社會,甚麼都不確定,那麼普遍的人權基礎又在哪裡?他指出,惟有一種超越的視域(horizon),令人看自己與世界為一種有意義的整體,不再獨善其身,關心他人及世界,才能在多元社會裡發揮道德的力量。哈維爾認為惟有人認定自己有超越性才能跳出自我的世界,跟他者、社群、大自然及宇宙連結。但他又提醒我們這不是一種將人置於上帝位置的人本主義,他甚至反對那些壓迫人性的宏大社會的改革藍圖,因他認為這只不過是自義的表現;反之他有一種幾近宗教的信念,相信可見的世界以外有一個超越的世界,而人的責任就是要正視一己的無知之餘,勇敢地與那不可知且神祕的他者及世界結連,並共同建立一個公義的世界。

雖則哈維爾一直否認自己有任何的宗教信仰(狹義來說);而他的世界觀畢竟是有神論、無神論或不可知論,仍有待深入討論(可參James W. Sire, Vaclav Havel: The Intellectual Conscienc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IVP, 2001〕)但他對超越性的確認,對世界背後那大存有(Being)的信念,以至他選擇意義而不是虛無作為世界的本象,到他對生命、人及世界的熱愛,對自義的人本主義及理性主義的批判,在在都顯現他有一種宗教的熱情。而他亦承認他從小就感覺到有一種高於自己的存在,他認為這是最高的道德權威的所在,而他亦認為他一生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連繫著這個永恆。難怪教宗本篤十六世在哈維爾的訃文裡亦讚揚他是難得一見、有勇氣、有視野地捍衛人權的精神領袖。
(本文經同意轉載自香港《時代論壇》1275期,部份分題為《時代論壇》編者所加)

(作者為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哲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通識及文化研究課程講師)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