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78期】2012年7-8月出刊

本期目錄:
書中真有黃金屋?──林益世貪污事件的省思

華人教會齊來「做神學」

葡萄憤怒時

愛是永不止息──給「去國」的余杰夫婦的祝福

誰在操控媒體

林來瘋和堤博熱

台灣老人照護問題再思

 
 

曠野書摘 /林來瘋和堤博熱

原著◆游邁克(Mike Yorkey)翻譯◆劉如菁

今天在美國被最多人談論的兩位年輕運動員—— 林書豪和堤博(Tim Tebow),都自稱是基督徒,你注意到了嗎?
我覺得特別奇妙的是,無論是「林來瘋」或堤博熱,這兩位年輕人都毫不隱瞞他們追隨基督的事實,而媒體—— 大多是世俗媒體—仍被他們吸引,彷彿聞到他們身上散發的基督馨香之氣。

散發基督馨香之氣

體育專欄作家、新聞記者和體育達人評量過這兩個人之後,作出結論,林書豪和堤博的信仰都是真誠的,並且以謙卑的態度面對人生。他們注意到這兩人既不用說教口吻強迫他人信教,也不使用傻兮兮的陳腔濫調(如「在上面的那一位今天還在尋找我們」)。相反地,這兩位運動員講的話都發人深省,無論話中是否提到上帝。

去年底,電視節目主持人兼政治評論家馬赫(Bill Maher)用粗話在推特上罵堤博——就在這位野馬隊(Bronco)的四分衛三次擲球都遭攔截而敗給水牛城(Buffalo Bills)之後。《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的詹金思(Sally Jenkins)馬上替堤博講話:「任何聽過堤博說話的人都知道,他不是把上帝掛在嘴上,他是用行動做給你看。」她還寫道:「他傳教的方式,就是在推特上放一節聖經章節縮寫,比方馬可6:36,讓你自己去查內容。當他單膝跪下,非常明顯只是在表達謙卑,將他的成就歸功給他心中的那一個源頭,並且告訴他自己:不要忘了你是從哪裡來的。整體而論,這個動作和絕大多數達陣後作出的誇張慶賀動作相比,已經是非常節制了。」

這兩個年輕運動員的相似處比你想像的多,儘管兩人打的球不一樣,種族背景也不同。他們都不到25歲,年紀相仿—— 大林書豪一歲的堤博,出生於1987年8月14日。兩人都在職業隊打了兩個球季,都是在球隊戰績直直落、球迷快失去耐心的時候,從冷板凳上場,立刻為球隊奪取勝利—堤博帶領野馬隊六連勝,而林書豪則帶出一波七連勝。

父母的身教與言教

從靈性層面來看,林書豪和堤博都是由信主的父母教養長大,這點值得一提,表示他們都是從出生就在「主的教訓」下長大,如同聖經箴言二十二章6節提醒父母的:「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林書豪說:從小父母就教導他作基督徒的真義,「但我最感謝他們的一點是,他們不會照我個人的表現數據來評斷我打得好不好」,他在哈佛就讀期間接受studentsoul.org採訪時表示:「他們總是看我的態度是否正確,不可以對隊友或裁判大呼小叫,一定要把情緒控制住。他們要我保持敬虔的態度,如果我沒有做到,他們就會把我叫到一邊,要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堤博在接受〈今日足球〉(NFL Today)節目主持人布朗(James Brown)訪問時表示,從小父母教他要有正確的態度,「我還很小的時候,爸媽就會跟我講道理:不能因為你有運動才能,很會打某種球,就自以為比別的小孩子特別。上帝並不會因為這樣就愛你比任何人多。我們是在做運動,這是一場比賽。到末日的時候,所有這一切,都是一場比賽。你並不會因為你現在的這場比賽,而比別人更好或更差。所以,贏了這一場,你不會變得更好;輸了這一場,你也不會變得更差。我想,保持這樣的心態,的確讓我有正確的眼光,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

另一個共通點,就是林書豪和堤博的父母都不怕對孩子施加管教—— 當他們覺得孩子的行為過分或故意不聽話的時候,會毫不猶豫採取行動。他們的父母都了解箴言十二章1節的教導:「喜愛知識的人樂於受教;唯有愚蠢人憎恨規勸。」張德培說,他很小的時候,如果不聽父母的話,父親就會叫他跪在地上,兩隻手臂平舉,對他說:「舉到我叫你放下來,才可以放下來。」這位網球明星說他覺得每次都好久好久,才終於聽到爸爸叫他起來。在華人文化這叫「罰跪」。

因父母的管教,林書豪和堤博從中學到訂定目標及達成目標,學到在挫敗之後如何再次站起來,也學到永不放棄的價值觀。

以超齡智慧面對媒體

林書豪和堤博的好家教也表現在和媒體的應對上,他們都懂得謹慎措詞,不給對手任何話柄,以免被拿來反擊他們或他們的球隊。如果你仔細聽會發現,每次記者問到他們的表現如何使球隊一路領先或絕地反攻云云,他們都馬上把集中在他們身上的注意力轉移給隊友,稱讚隊友的表現,感謝教練團或決策高層。

其實就面對媒體而言,兩人都表現出超齡的智慧。林書豪2月帶領尼克隊打出七連勝之後,曾對他此階段的人生作了深刻的省思:「我希望當我從籃球生涯退下來的時候,能夠說我盡全力付出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榮耀上帝」,他對《波士頓前鋒報》(Boston Herald)的杜根(Dan Duggan)說:「我說為了榮耀上帝的意思是,在球場外我想做很多事情,NBA球員的身分可以提供我一個影響這世界的平台。我很感謝能有這平台,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我們的球隊,因為如果沒有球隊,我什麼都不是。」
林書豪所說有關平台的一番話,說得好極了,因為在全國性舞台上參與主流賽事,這本身就帶來各式各樣的機會。

就以堤博如何處理他的平台為例。上一個球季的每一場野馬隊比賽,無論是主場或客場,他都邀請一些重病青少年和他在場邊見面,有的在賽前,有的在比賽後。當你看到這些罹患致命疾病的青少年,或因病而肢體扭曲的青少年,因有機會接觸堤博而滿臉散發光彩,真的會讓你熱淚盈眶。堤博走進他們生命中,告訴他們上帝愛他們,而且他會為他們禱告。

〈堤博基金會〉有個「願望15計畫」(堤博的球衣號碼是15),幫助有嚴重醫療問題的兒童及青少年實現願望,這些孩子就是因此計畫的安排,才能來看堤博打球。堤博的基金會讓他有一個平台,把信心、盼望和愛帶給有需要的人,同時也帶動在菲律賓興建醫院的工程。堤博的父母曾在菲律賓宣教並生下他。
對於任何回饋社區、援助家庭的運動員,你很難吹毛球疵。我能預見等林書豪在籃壇上站穩腳步,或許也將成立某種基金會做慈善工作,我們就等著看吧!

英雄惜英雄

「林來瘋」現象出現後不久,媒體就去追問堤博熱的主角,請教他對於紐約尼克隊這位球員有何看法。堤博參加卡通頻道運動名人堂頒獎典禮走綠毯時,被記者問到這個問題。可別笑這走綠毯喔,那可是加州聖塔蒙妮卡(Santa Monica)一場星光熠熠的盛會,走綠毯的有各大運動明星如俠客歐尼爾、足球明星貝克漢等頂尖的職業運動員。

堤博說:「我真的很喜歡Jeremy Lin,也非常尊敬他。我很榮幸能在過去幾個禮拜曉得他這個人,他真了不起,我誠心地祝福他。他是這樣一個認真而努力的人,我認為他實在是一個好榜樣。我以他為榮。」
他又說他還沒有跟林書豪見過面。記者問他會給暴紅的林書豪什麼建議,堤博回答:「我想他已經處理得很好了,我想他可以調適得很好。我只想對他說,保持真誠、繼續努力,還有別人的話不必全部聽進去。」
假如在不久的將來,林書豪和堤博來場「高峰會」,你可別太驚訝(我開個玩笑)。但他們已經「連繫上」了,流行文化權威《時人》雜誌(People)已搶先報導了這個消息。

這篇報導的導言宣佈:「現在這兩位全美名氣頂尖的運動員,已經是朋友了。」透露此訊息的是哈佛大學亞裔基督徒團契的輔導譚傳道,他對記者說:「他們通過電話,林書豪成為堤博的球迷已有一陣子了,但直到最近他們才連繫上。林書豪跟我說,堤博這個人很棒,他從他受到不少激勵。」
希望他們不久之後能有機會見面。我很想看到堤博向林書豪介紹他在菲律賓的孤兒事工(這麼一來,就能引起世界各大媒體的注意),或者,看到林書豪把堤博介紹給台灣和中國,以奇妙的方式讓數億華人得以認識他們兩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位。

高人氣+高知名度

以上就是這兩人的相似處,但是他們之間最大的不同在哪裡?我相信是堤博成名的時間比林書豪久。ESPN曾為他製作了一小時的紀錄片,題為〈被揀選的人〉(The Chosen One),那時堤博還是高中生。每一個美式足球迷都認識這個單膝跪地的堤博,他曾帶領佛羅里達大學鱷魚隊(Florida Gators)拿下兩次全國冠軍,也曾是海斯曼盃得主(Heisman Trophy,頒給全美大學年度最有價值球員的獎)。所以堤博熱已在球迷口中六年,堤博處理高人氣問題的經驗比較多。

但是上帝也緩慢而確定地預備林書豪面對「林來瘋」。林書豪在哈佛大四那年,就是把低迷的球隊帶成21勝8敗的常勝軍的那年,他被《體育畫刊》和《時代》雜誌選作封面人物,還有其他幾十種刊物和網站報導。
林書豪現在的知名度,比他當初加入金州勇士隊成為第一位打進NBA亞裔(華裔)美國人的時候,還要高十倍。記得我採訪他時,隨意問了他一句,到目前為止已經接受過多少次採訪——意思是跟記者坐下來談,或者透過電話訪談。
「噢,我沒算過,大概超過一百次吧。」他回答。
「你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什麼?」我問。
「不外乎是我的成長背景,亞裔在NBA是什麼感覺,或哈佛畢業生在NBA是什麼感覺……這一類的事情。」

真累……不過,他的故事真的很棒!

(作者為美國名作家) (本文摘自《神奇小子林書豪——為榮耀上帝打球》,雅歌出版社最新出版)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