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82期】2013年3-4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3年3-4年出刊
本期目錄:

願景,受苦者的活路

貧窮問題與政府角色

飛去來器效應

主已復活

那些住在他們中間的日子

與臥軌的勞工同臥軌

公東的教堂

酸澀反覆情何堪
 

曠野藝文 / 公東的教堂

◆王貞文

「這是一本美麗的書,關於一個幽靜神祕、線條簡潔、光影優雅的奇妙神聖空間,靜靜地、低調地隱在後山幾十年。這是一本動人的書,說起一群瑞士來的神父修士,數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地服事台灣東部的原住民,腳踏實地做著工藝技術的教育工作,陪伴著需要幫助的人們。
作者范毅舜是一位著名的攝影師,他以鏡頭捕捉了這個逐漸殘破、差一點被拆掉的禮拜堂獨特動人的美感,用筆記下圍繞著這個禮拜堂與公東高工的人們的故事。

他很早就認識這群瑞士白冷會(Bethlehem Missiongesellschaft Immensee)的修士與神父。幾年前所出的書《海岸山脈的瑞士人》裡,他記錄了好幾位白冷會神父的面容,與他們的故事,他們曾陪伴他走著信仰掙扎的路。走過《山丘上的修道院》,報導了法國著名的、獨特的現代修道院建築──科比意的「拉圖雷修道院」之後,范毅舜帶著新的洞察力,回到了他所熟悉的人群中,回來觀看曾經走過的地方。

《公東的教堂》一書裡,我們透過作者溫厚的、圓熟的眼光,去觀看一個幾乎被遺忘的美麗空間,紀念一種非凡的獻身熱忱。范毅舜熱情而投入的寫作風格,還有賦予景物靈魂的攝影能力,讓這樣的書在眾多報導文學當中,發出獨特的亮光。

讀過這本《公東的教堂》的人,很少不流淚的,或因那光影之美,或因被神聖震撼,或者只是因為看到那麼優美質樸的信仰,那麼可愛的堅持。也許,你會為神父們那種一心一意認同台灣的熱情感動,他們情願埋骨台灣,也不願在故鄉瑞士絕美的茵夢湖邊安歇。
這不只是一本講公東高工教育理念和白冷差會、聖十字架女修院的書,這也是一本追尋真理的心路歷程之書。美學與神學在此相遇,公義與慈愛在這裡相擁。

要將自己的身體化為台東的肥料

創建公東高工的錫質平神父 (Jacob Hilber, 1917-1985) 是本書的靈魂人物。來自瑞士的錫神父,原受白冷會差派到中國東北,因為政治的變遷,投入台灣東部的宣教工作,為原住民打造一個職能教育機構,就是公東高工。而那座美麗的公東的教堂,就是在他的奔走募款與策畫下所建造的。
錫質平神父克己甚嚴,曾說他若不當神父,就當將領。他有運籌帷幄的智慧,堅強的領導意志,要求嚴格,是令人畏懼的嚴師與同工。但是他的學生們深深體會他的愛,得到他全神貫注的親情,因此,就是在幾十年後回想起他,還是會紅了眼眶。

公東高工,在一群瑞士來的神父修士與平信徒志工的努力下,教出口碑極好的工業技術人員。以歐洲「師徒制」的職工訓練方式,師生緊密地一起生活學習,帶出特出的工作品質,讓人人稱讚。錫神父曾是這個充滿活力的職能教育的發動機,關心的不只是這個學校的發展,也關心整個地區的人民的生活。在他富前瞻性的計畫下,公東高工建起一棟綜合大樓,教室、辦公室、實習工場都包含在裡面,最高處的頂樓,就是本書的主角,「公東的教堂」。
錫神父為這個學校運籌帷幄,但是在公開的場合,他卻總是低調地退居幕後,不輕易露面。他常年住在學校裡,在教堂下方一間簡陋的小室,身無長物,數十年如一日地,將自己的物質生活所需降到最低。外表嚴厲的他,對學生卻像慈母一樣關注他們的起居。

在這個教區,有一位被家人與孤兒院一再放棄的孩子劉德仁,因為父母的婚姻的苦痛而叛逆憤怒,他卻視這孩子如珍寶,了解體會孩子內心困頓的原由。在他智慧與耐性的陪伴下,德仁終於可以瞭解父母的無奈與家人的軟弱。他整個轉變過來,讀了大學,回鄉擔任國中老師。
錫神父在1983年罹患癌症,在春天回到瑞士療養。但是當他知道自己的病況沈重時,不願留在瑞士,反而在單國璽主教前往白冷會探望他之前,就匆匆地「逃」回台東。他害怕單主教不准他回台灣,而他一心希望讓自己的身體「化為台東的肥料」。

在病中,他寫信給他的同工黃嘉得先生:「不要問我還能活多久,那簡直是浪費時間。今日應作的事,就該作得百分之一百。未來我們無把握,現在是我們的寶藏。」
即使自己的身體已經因病軟弱痛苦,他仍堅持要拖著自己,「爬」上頂樓的教堂,為學生舉行彌撒。他的同工們,神父與修女們,無奈地、心痛地聽著他在小室中的呻吟,一起承受著病苦。就這樣,他仍堅持著事情要做到百分之一百,直到他倒下。
錫質平神父於1985年去世。葬於大武鄉南興村,在他曾幫助過的那位孩子劉德仁家的墓園裡。

水泥譜成的交響曲

走過無數歐美教堂,拍攝過、寫過那麼多教堂的范毅舜,打開了公東高工頂樓的一扇破舊的木門,進入這個被彩窗濾過的陽光充滿的空間。他敏銳地以鏡頭凝住變化萬千的光影,領我們細細地體會設計者的用心。
這個僅能容下一百四十人的小教堂,以受到科比意影響的建築語言所建設,以混凝土為主要材質,隱在綜合大樓中,外表看來樸實平淡,卻因光線與建築線條的巧妙運用,在視覺和聽覺上都簡潔而精彩。以耶穌受難之路為主題的大小不一的彩窗,將投在地板上陽光變化為色彩豐富的光束,像是上帝的彩筆在揮灑。而天花板的水泥上的光線變化,更是充滿了美妙的節奏,他說,這是個「水泥譜成的交響曲」。

設計者是瑞士的達興登先生(Justus Dahinden, 1925-),當年受到白冷會錫質平神父邀請時,還是剛畢業的年輕建築師。五十年過去了,白冷會逐漸凋零,公東高工的教堂被當成危樓,但是,年近九十的達興登先生仍精神奕奕地活著,依然好奇、有著孩童般的熱情、充滿創造力在帶領著他在蘇黎世的建築事務所。

范毅舜找到了達興登先生。老人家看了他拍攝的拉圖雷修道院,高高興興地帶他去看他最得意的作品,位在蘇黎世精華區的「聖母加冕堂」。
這個一樣以不對稱的設計,清水模的牆壁,以及巧妙的光線運用為特色的現代教堂建築,讓他看到在「公東的教堂」的概念種子,怎樣成長為一棵圓熟的大樹。在這個教堂裡,「大氣中迴盪著一股自在、清靈、餘韻無窮的人文之美。」「沒有質疑,更沒有暗示性的操控,只有深邃的靜謐與順服。」

這幾句對達興登先生的教堂設計所發的評論,應該也就是范毅舜自己對真正的宗教心所發,來自肺腑之感悟。在豐富的和諧的美感裡,光在灰色水泥上譜出節奏豐富的交響曲,人的身心靈裡湧出自在的順服之力,能對生命的頌讚與敬畏,得到脫離所有心理操控的真正自由,能夠「全然擁抱深刻實在的當下」。

以行動來愛

一個用心建築的教堂,不只是一件絕美的藝術作品,不只是一個幫助人朝向神聖的美好空間,也是一個神性與人性的角力場。與這個教堂相關的、在這個教堂裡發生過的,有血有肉的故事,讓冷硬的水泥充滿溫度。不完美卻成為上帝工具的人們,謙卑地、默默地在此汲取活泉甜水,也在此將辛酸苦水倒出,更在無數「神枯」(感受不到上帝同在)的時刻,以嚴格的紀律鍛鍊自己的信德。曾有多少祈禱者在此守望,多少的人在此與自己、與世界角力過。

《公東的教堂》這本書最出色的地方,就是將這許多人的故事與教堂的建築之美編織在一起。白冷會的修士與神父,怎樣以赤子之心,以腳踏實地的種種生活技能,服事著經濟弱勢的教區。聖十字架會的修女們怎樣默默地在交通不便的地區,奔走著,做著居家護理的工作,探訪監獄,烤餅乾餵養人的身心,寶貝愛護被放棄的身心障礙孩子。已經去世了的林至柔神父愛拍照,曾經為他們所服務的海岸山脈地區,留下了許多美妙的生活記錄。他留下來的攝影作品,幫助我們去懷想一個已經逝去的樸實純真年代,和一群活出不一樣的價值的人。他們當中好多好多位,都埋骨在他們所服事,所深愛的土地。

回到白冷會院,范毅舜把我們帶到樸素生動的耶穌受難苦路群像之前,在受難第十站,耶穌被剝除衣服的那一幕,范毅舜卻在那位前來剝掉耶穌的衣服的人身上,看到一位追隨者,他抓著耶穌的衣襟,問:「老師,這一切值得嗎?它的意義在哪裡?」

「疲憊不堪的基督已無力回答,我甚至覺得,只要他一開口將會號啕大哭。然而,那無力又絕望的沈默裡,卻有著極大的救贖力量。那位被臨時抓來替基督揹十字架的外邦人,只因為基本的人道同情,都願意將十字架扛過來,減輕基督負擔,陪他走上一段路。海外山脈的瑞士人,在追隨基督的人生道路上,為這『化外之境』,以自己的生命,寫出了最美的見證。」

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段,是關於嚴厲的錫質平神父的事。畢生追隨基督的神父從未以教義與雄辯回答「真理是什麼?」的質疑。但是范毅舜看到錫神父生前所居住的空間,在教堂的下方,樓梯旁,是那樣的狹小簡陋,再感受到他怎樣為了與在校的學子融為一體,甘願過著刻苦的生活,就是在病床上也惦念著公東的學生,他明白了,基督為何沒有明確地告訴比拉多「真理是什麼」,卻只是為真理「作見證」:
「言語與文字從無法將真理表達清楚,只有起而行,我們才能在團團迷霧裡,摸索到它的方向,且從中獲得力量。恰如暗夜顫抖的燭光,縱然微不足道,卻能在濃郁黑暗裡,照亮前路,帶來溫暖。」

是的,這本書是許多心靈探索之旅的匯流,是藝術與神聖之書,是靈修與醫治之書。《公東的教堂》可以幫我們在團團迷霧中,依然站起來行走,深刻地體悟每一個當下,直到愛將我們包圍,令我們顫抖哭泣,從而得到新鮮的活力。

(作者為資深神學工作者)

《公東的教堂》 范毅舜著,本事文化出版,基文社代理發行
每本定價NT$450,特價NT$337 電話:02-23635616#22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