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83期】2013年5-6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3年5-6年出刊
本期目錄:

道德的人vs.不道德的核四+公投

「公民抗命」與「佔領中環」運動的信仰省思

順服的操練

台灣的呂底亞

出中國的路比出埃及更長

基督徒.銀髮族,更有人情味的社會

親娘豈是負資產

 

曠野書香 / 基督徒、銀髮族、更有人情味的社會

◆侯士庭(James M. Houston).帕爾克(Michael Parker)
原著 劉思潔/譯 胡志偉/審訂

今天我們面對的現況是高齡人口排山倒海而來,並且每個家庭和行業中有愈來愈多的殘障人士。面對現狀,若要肯定上帝賜給每個人的價值,且讓老年人把必要的智慧傳授給年輕人,我們預見一項重要的需求:建立更有關愛的文化,即「更看重人」的社會。目前在政治和經濟上顯然無法做到全民醫療。在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系統達到財務危機的門檻之前,必須先處理幾個議題,包括:醫療費用的攀升、愈來愈複雜的醫療科技、慢性病需交由醫療照顧來處理……等。當一個人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時,高品質的醫療照顧並不足夠,還需要社會關懷;失智症不單是神經系統的疾病,其挑戰牽涉更廣大的層面。細膩、愛心的照顧,並不是藥房可以買到的服務。

中世紀基督教王國的式微,挑戰改教家重新思考真基督教的教義和實踐;同樣地,我們也期待教會中有另一波「改革」、社會上有另一次「文藝復興」。我們相信,此次變革將涉及「人的危機」,在世俗和基督徒當中皆然,因為二者對待老年人的情形並無不同。教會及神學院,與世俗社會的機構和專門行業其實已無分別,都沒有成為時代的先知之聲,在體質上都沒預備好迎接這種「理解」的革命性變遷,以便迎向嶄新的資源——也就是即銀髮族可以為關愛社會所提供的種種。

文化轉化的挑戰

為改善銀髮族生活品質而做的零星努力,都是值得稱許的。不過,當前社會對於老人、弱勢人士和精神失常者的對待就猶如警示,讓我們看見整個社會的毒性,即一種不斷向「非人性化」發展的文化。人類從農業進入工業、再進入後工業文化的西方式都會文化,已發生許多改變(被認為是進步),但是在老年人的照顧上則傾向於維持不變。

標榜青春的文化,把焦點放在「成功」,於是,親友們開始重新評估彼此的關係。《紐約客雜誌》(New Yorker)有一幅漫畫以「最可能成功」為題,圖中有兩個戴著棒球帽、背著背包的小男孩,其中一個小男孩說:「我很願意走過來跟你一起玩,但我們都在全球經濟中彼此競爭,所以我不能來。」若能有自由而脫離這種文化期待,就可以提出相反的說法:「我可以來,因為我不要競爭!」

自從經濟學家在十八世紀開始談論「市場」,我們的文化就變得「市場導向」。如今,商業精神已滲入這些「銷售自我」的觀念,世人所謂的成功是因為你熱烈相信你自己,而非熱情地相信上帝!這種崇尚賺錢的自我行銷心理,在老年時期如何能被轉變而改投入無私的生涯?拜瑪門的人要如何變為敬拜上帝?

「福利資本主義」(welfare capitalism)這種品牌,與美國老人的醫療保險或加拿大和英國等社會醫療制度有關,本應挑戰只顧自我的生活方式。北歐國家的稅收很有效率地區分出極富有的人民、貧窮的人民、領補助金生活的人民,較那些推動社會關懷的國家倫理成效更佳。例如,丹麥允許老人在大學受教育六個月,以便改良老人的教育水準。這些文化對於促進「綠色經濟」變得更為開放,關切地球的未來,為了後代子孫將來的福祉,以及必須繼承的全球問題著想,因此重視負責任的管家身分。「氣候變遷」影響「文化變遷」,老年人也更能接受自己的思考和行動的範式轉變。

或許文化的改變需要特定焦點,例如從市場導向轉為永續經濟。在教會裡,我們豈可不改掉只看重青年的創新,轉而肯定老年人的智慧?生命的最後階段應該不單是在高爾夫球場上追逐小白球,或習慣到星巴克喝咖啡而已。老年的歲月必須是一生當中最看重人性的時光,可用來啟發、引導、培育年輕人。正如阿西西的法蘭西斯(Francis of Assisi)的禱詞所言:
主啊,助我不求被了解,
但求了解人;
付出愛,而不求被愛;
因為在給予時我們就領受。

人生的旅途就是「成為」的過程,正如盧雲(Henri Nouwen)所說的成為「負傷的醫治者」。老人的使命應該是讓身邊的環境變得更有人味,讓「爾我」(I-Thou)多於「物我」(I-It)成為常用的辭彙。這個重大使命使「個體」改變為「人」,使友誼變得至關重要、社群成為必要成分、把「我」讓給「你」。例如,就失智症而言,針對病患的照顧應該要更人性化、較少依賴藥物。基督徒面對的挑戰即激發世人對每個人更加敬重。

關注弱勢,即為變革

從十八世紀哲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 1778)的小說《愛彌兒》(Emile)開始,孩童世界的大門被打開供人探索,後來的教育學家諸如裴斯泰洛齊(Pestalozzi)和皮亞傑(Piaget)及精神分析大師諸如弗洛依德(Freud)即是進行如此的研究。如今,「孩童的世界」已廣為人知,但很諷刺的是,「老人的世界」大致上仍被歸入老年疾病醫學及相關的狹窄範疇。正如盧梭在孩童身上的觀察,我們現在也觀察到,老人的聲音是大家聽不見的。
所幸我們已經看見,日後更敏銳細膩的前景正在萌芽,例如范尼雲(Jean Vanier)設立「方舟團體」(L'Arche),將盼望帶給心智遲緩的人,或者席萊芙女士(Mrs. Shriver)鼓吹奧運會讓殘障人士參與。高齡化人口最迫切的需要所帶來的挑戰,將幫助我們看出基督教在二十一世紀可能發生的激烈改革。因為每當我們關注上帝,就會看見自己正在處理全球甚至宇宙性的議題。「上帝愛世界」(約翰福音三16),這是聖經提醒我們的。上帝的至高主權治理全地,祂可以帶來文化中的改變,超過我們的理解。但這些必然與人類生活的人性和熟悉的議題有關。上帝以神聖的至高主權,先運用文化的改變,於是祂的僕人可以根據自己親身敘事的救贖議題,帶動教會的改革。

這方面的改革家之一就是瑞士籍的杜尼耶(Paul Tournier),他剛好也是日內瓦公民,與加爾文和盧梭一樣。他在著作中提到我們需要一個更「人性的社會」,他自己是一個孤兒,這個「殘障」成為他的一種資產,使他能像盧梭一樣表達孩童的聲音,也可表達老年人的聲音。他的著作完成之後,經過了三、四十年,老人的聲音逐漸增長到臨界質量。老人已準備好要帶動社會的轉化,他們活得像先知,不被專業野心所驅使,而是汲取與上帝同在的生命經驗。

成熟的人使知識人性化

成熟的老人是挑戰這個喪失人性的社會的關鍵。他們會將關於上帝的知識變得更具人情味。
近年來,對現代性的唯理主義(rationalism)的「覺醒」,打開嶄新的機會,復興了對傳統基督教道德觀的嚴肅思考。笛卡兒(Rene Descartes)帶給我們的「我思故我在」,現在需要改為「主耶和華如此說」,以便恢復一種更深刻又活潑的聖經信仰,無論我們是基督新教、天主教或東正教徒。
限制、無能、軟弱、不現實,在我們尚未得贖的狀態中都是障礙,成為基督徒之後,還是揮之不去。倘若這些帶領我們更親近基督,這些障礙就可以成為恩典的資產。因此,基督徒的辯證是重複、甦醒、更新、重生、重新創造,這一切都來自我們與上帝和好。這些都不會是同一樣東西的重複,如同習慣性、未經檢視的存在,而是一種螺旋式的向上移動,雖然表面看似弔詭,實質上卻是通往新的生命狀態。

(本文摘錄自《金齡教會的願景》,雅歌出版社近期即將推出,請電〔02〕23635616-22洽詢)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