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86期】2013年11-12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3年11-12年出刊
本期目錄:

「西瓜教」or「基督教」

靈修與「佔中」

企業知識 vs.職場倫理──從台灣「胖達人」炒股案及美國證交會司法的獨立性談起

我們可以像梭羅那樣生活嗎?

寧作獨排眾議的天路客──《我聽見斧頭開花》序

在生命樹下走出自己的路

《邊陲與中心》自序

 


 

曠野論壇靈修與「佔中」

◆蔡貴恆

五四、二二八、六四、七一──這些數字所表達的日子,已經成為覺醒、夢想、追求民主、自由與公義等的標記!
最近,香港社會有一群人因為民主公義的期望得不到回應,而要訴諸「佔領中環」(簡稱「佔中」,註1)的行動,引來很多聲音,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佔中」者要求一個更公義和平的社會,但在一切途徑都無效、民生的困境和虛偽腐敗的政治生態,使老百姓非常無奈與沮喪,他們要採取公民抗命的形式來「佔領中環」。

以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中文大學學者陳健民與朱耀明牧師共同提出「佔中」後,不少學者和名人亦加入支持。曾因洩露國家機密而被判刑的程翔、《號外》雜誌創辦人之一的陳冠中,資深報人李怡,團體如學民思潮、學聯與五十多個學界團體合辦的暑期計劃,以及在多個院校的迎新營,向上萬大學新生討論政改,並講解「佔領中環」理念。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表示,中大對討論社會議題持開放態度,不會干預。

戴耀廷說:「對很多人來說,『佔中』的『中』就是『中環』,而『佔』就是要由起碼一萬名公民站出來抗命,『佔領』中環的目的就是要爭取在二○一七年普選特首……,但這是出於善而非出於恨的行動……」。
從靈性必須有公義內容的角度來看,普選特首的公義訴求是正確的。現在戴耀廷等人提出以愛與和平「佔領中環」,並非脅迫,而是以愛與和平等靈性的重要元素去進行這場運動。

摩西、大衛 、耶穌都願意去拯救、醫治及釋放被壓制的人民

相比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那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佔中」者似乎表現得有點怯弱;與大衛打倒歌利亞那場戰役比較,「佔中」者既斷言不會動武,也就徹底的否定了用武的可能。摩西和大衛固然和神的關係非常親密,前者在山上領受十誡,他的默觀和禱告都是深刻的。後者在詩篇中的記載,亦看出他靈性的深度。但畢竟,他們行動的形象仍然是突出的。這樣看來,「佔中」者的靈性觀或許會和道成肉身住在人間的主耶穌更相似。若從召命的角度看,三者都看到人群被壓迫奴役的苦況,感受他們被壓制的傷痛,並且願意去到他們當中,去拯救、醫治及釋放他們。

「佔中」者相信運動的衝擊力度必須迫使政府讓步,解決社會的不義,並且對民主商討與公民授權有著更長遠的影響。但「佔中」人士是否從神領受召命? 領受召命後是否徹底實行? 並且明白靈修和行動是全人的委身以至於犧牲,乃是這運動的重要精神支柱。我相信對於這樣的信念,「佔中」的發起人是有理解的。

靈修與社會關注出自同一信念

從教會歷史的記載,我們清楚看到天主教會的靈修一直堅持默觀與行動的重要性,無論是神學或宣教的探討、實踐的反省,都反映在不同的修會規章中,亦仔細而落實地應用在信眾和教會中。這與天主教的靈修傳統有密切關係。例如方濟會和耶穌會一直堅持的默觀與行動的信念,其實源於其創辦人和跟隨者的榜樣。在悠長的天主教或東正教傳統中,他們凸顯出來的是神的性情,特別是耶穌督的憐憫和慈愛。新教方面,清教徒亦重視福音的全面表達,不同宗派對社會的關注是積極的,但福音派對佈道及個人得救的過於重視,某種程度影響了教會對社會的關注,也將靈性狹窄化了。

對列治 (Kenneth Leech)(1939-,英國聖公會牧師,基督教社會主義者)來說,靈性是和神國的盼望與人生的各種掙扎相連結的,他說:「靈命塑造是在一個充滿爭戰與革命、失業與抗議、種族歧視與壓迫、富裕與貧窮的世界中發生的。」(註2)

靈修與行動的神學反省都是不可或缺的屬靈操練

台灣的福音派神學教授周學信視美國的民權運動為靈修運動,靈修和社會行動不單是一體兩面,表明神的愛和祂的同在,亦充分說明馬丁路德•金恩的信念和神積極介入人類歷史的真理。(註3)簡言之,基督信仰要說明的是神公義的作為與祂的百姓的共同經歷,並沒有所謂私人 (private)的靈性這回事。
另一方面,靈修與行動的神學反省所引發出來的公民抗命的理念及非暴力抗爭,不單是靈性的表達,更可說是不可或缺的屬靈操練 (spiritual practice) 。
戴耀廷認為「『佔領中環』由提出至今,已有了其本身的生命力……它已不只是一項爭取民主選舉制度的政治運動,而逐漸演變成為一種精神,有著其一套信念價值。因此,『佔中』要『佔』人『心中』的那片空間,不是一次追過的,而是長遠的,要透入生活各方面的。」(註4)陳健民在另一篇文章〈「佔中」民主運動沒有敵人〉,又進一步確立「佔中」的神聖。因此,「佔中」可被視為神聖的精神運動,是生命的操練,也是信徒生命被磨鍊和深化的過程。

跟隨神的生命必須有表裡一致入世的行動

近代的靈修導師如盧雲(Henri Nouwen)和梅頓 (Thomas Merton)都重視跟隨神的生命必須有入世的行動。人與城市是息息相關的,身邊發生的事正是默觀的材料,這就是梅頓所指「默觀的種子」(seeds of contemplation)。盧雲在拉丁美洲和方舟之家的服侍,梅頓與民權運動者的淵源和關係,可說耳熟能詳。當默觀者聆聽到眾生的苦苦呼喊,他們憐憫的心腸被感動,他們開始確定這異象,進而踏出服侍的第一步。對委身者來說,這過程是真實的,但也是要求生命的奉獻或擺上的一刻。在此,委身異象的人必須:1. 尋求基督在生命中的更新;2. 藉著效法祂的性情與榜樣,就如潘霍華那種信誓旦旦,使他的行動表現得表裡一致;3. 要愛得更自由與無私,個人的屬靈操練和群體的共融更是不可少的學習。

如果默觀生活是靈性的主軸,它和生命中的召命和各種表達是不可分割的。事實上,默觀生活不單承托著社會行動參與者,使他們的生命扎根於神,事工更有靈性基礎,也防止他們變得衝動。但能夠有基督的溫柔和屬靈的辨別,並不容易。我相信「佔中」者要在高尚的道德感召的基礎上更多的學習靈性。

「佔中」的反省仍有其更具挑戰性的一面,學者禤智偉認為:「基督徒公民抗命的踐行,必須同時強調當權者生命內裡一樣有來自上帝的善。基督徒以自願受苦的方式違逆政權是出於愛,即使當權者與人民為敵,我們仍然盼望他們回轉,而並非要推翻或者消滅他們,因為他們與受壓迫者同樣需要被救贖。」

先不談這看法的對錯,但若問昔日在納粹統治下的德國基督徒、六四的民運人士、今日身處大馬或埃及的基督徒,他們會怎樣回應?

我們需要更深刻的神學反省和更客觀的對話

同樣,無論是香港去年的反國教行動和「佔中」,亦有很多基督徒聲音。但是,有牧者已發出類似反對「佔中」的言論,他們的觀點和禤氏也不盡相同,到底信徒應如何抉擇?吳宗文牧師說:「求主……興起感恩及尊榮的文化。」這是我們可接受的說法嗎?無論如何,這情況說明了我們需要更深刻的神學反省和更客觀的對話。

從靈修的角度,我提出以下數點作參考:1. 默觀與聆聽──委身「佔中」者是領受召命、效法基督的默觀者。他們要操練聆聽,虛心聽到受苦的人的呼喚,並勇敢地說出真理;2. 默觀的眼晴看見三一神──聖父的慈憐、聖子的榜樣和聖靈的感動,並神對個人獨特的呼召,明白神的心意,在神裡面得力;3. 默觀者的愛與和平──讓他清晰地看見貧窮人和富有的人、當權者和無權勢者、壓迫者和被壓迫者等等。學習分辨對異見者是否真誠,判別動機,並常倚靠神來表達溫柔自制的生活;4. 默觀與共融──接納並信靠神對不同教會群體的帶領,尋求且願意溝通和對話,一起經歷神的帶領;5. 重塑新社群──界定神國的臨在和祝福的真義,深化至聖所的經歷,建立神聖空間的真祭壇,在必要時作出先知的宣告。

為求表達信仰,重塑文化,建立公平正義,法國當代著名的社會學家米歇爾•德塞圖(Michel De Certeau)提出了場景與空間(place and space) 的概念。教會一方面要製造場景,使之成為神性的空間;另一方面卻要超越界線(cross the line),不被自設的界線局限,困囿於有限的場景。但怎樣在二者中取得平衡呢?另一方面,影響美國甚巨的《湖濱散記》作家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的《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一書則討論面對政府和強權的不義,為公民主動拒絕遵守若干法律提出辯護。

梭羅的「公民不服從」的靈性面

梭羅談的公民不服從和獨處有密切關係,但這獨處的空間和塞圖的了解似乎不同。但我相信二者都同意靈修是在充滿張力和困境的世界遇見神。我們也可以說這是與基督同行的旅程,為的是在生命的轉折中與祂相遇。因此,我並不認同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學,同樣,馬丁路德•金恩的民權運動在佔領空間時沒有以暴易暴,或者,這正是「佔領中環」最得到教會和信眾支持的地方。

談靈性而不談人性是沒有可能的。同樣,靈修與社會關懷如「佔中」也是息息相關的。基督徒的人生故事正是在靈性與人性的衝突與融合的過程中,學習到靈性就是神的性情與生命的真理。我們以祂為盼望,從祂領受異象與明辨的證據,然後憑著信去宣講、服侍及作出批判。但必需緊記的是與神彼此相屬及生命的改變比事工更重要。我們邁向豐盛的客旅人生,經歷在神裡面的共融,並學習與己與人經歷共融是靈修神學的重要基礎。 年前我們有機會到羅哲弟兄創辦的泰澤(Taize) 參與共融的禱告聚會,在溫柔的燭光影中和聖詠的歌頌聲中,修士誦讀經文及為世界代禱的聲音;這一切都顯得簡樸、神聖與平安。

有一次在香港參加為「佔中」而舉辦的愛與和平祈禱會。聚會以泰澤詩歌開始,參與者在等候、聆聽和仰望中經歷神的同在。想到上主,想到香港,想到「佔中」的發起人和參與者、教會、信眾、年輕人。由悲憤的情緒轉移到沉靜中的傾訴、傾聽……之後是分享、禱告。總共有四五十人參與,但好像只有一位福音派牧師。我還是福音派嗎?我需要是福音派嗎?最後,想到「何處有仁,何處有愛,何處有人,上主必常在」這首泰澤的短誦!

我有一個夢?!

在論到二二八被政治化的分享中,在台灣長期推動二二八關懷工作的蘇南洲,曾提到人道關懷與政治平反的兩種處理形式。如果二二八經歷了數十年而人們內心仍然感到悲痛難以忘懷,香港人那份糾結著六四與九七後被壓制及欺騙的情意結,實在很難在一時間得到釋放。過去十多年,我們有太多辛酸、太疲累了,有些人根本失去了思考,放棄了在內心裡自我對話的機會,有些人不願面對自己的良心,也不願傾聽自己內省的聲音。有些人也許上過街、爭取過,他們也許已付出了很多,但個人和外界各種衝擊太令人傷心了。在意識被提升,鬥志昂揚的衝刺一輪後,我們感到疲乏。面對前路,不同的群體仍有各種不同的訴求,許多民生問題並未解決,教會界亦有不同聲音,但大多數不知如何自處!

五十年前的八月,三十四歲的馬丁路德•金恩熱情地分享了他著名的講章:〈我有一個夢〉,這篇講稿只有一千七百字,但群眾醒來了!他們被感動了。他們已望見山巔,但亦深知要完成夢想必須付上代價。

(作者為牧師,香港〈靈根自植國際網絡〉創辦人及負責人)

註釋:
1.中環不單只是香港的商業和金融中心,亦是立法會和不少政府辦公室所在,因此,「佔中」更有象徵性的意義。參戴耀廷:〈由馬丁路德•金恩到「佔中」〉,時代論壇,1354 期,2013.8.11
2. Kenneth Leech, Spirituality and Pastoral Care, Cambridge: Cowley Publication, 1989, 頁31
3. 周學信,屬靈生命的代價──馬丁路德•金恩二世,載於《靈性的光輝》,香港,靈根自植國際網絡2012,頁46-65
4. 戴耀廷:《由馬丁路德•金恩到佔中》,時代論壇,1354 期, 2013.8.11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