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94期】2015年3-4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5年3-4年出刊
本期目錄:

尊嚴與身分認同

國破山河可安在?

基督徒是一群「敵佔區」給上帝發秘密電報的人

網路就能改變世界?

政府:生態完整性的受託者

在蕭泰然的音樂裡走過的歲月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打開天窗
 



 

人與自然政府:生態完整性的受託者

◆陳慈美

面對時代的挑戰

過去兩年,「看守世界研究中心」分別藉年度報告書《永續還有可能嗎?》(2013)及《永續治理》(2014),清楚指出現代國家社會必須面對的首要挑戰在於「永續」及「治理」兩大議題。
但是,整個台灣教會界對於當代嚴峻的生態危機,顯然缺乏投注應有的關注。福音派神學家薛華(Francis Schaeffer)在1970年代便提醒基督徒:「當教會錯過搶救地球的機會時,我們同時也錯失向二十(一)世紀的人傳福音的機會,而這也正是教會在我們這世代裡顯得無足輕重、軟弱無能的主要原因。」

馬丁路德的時代,雖沒有當今的生態危機,但他卻有一個適用於每個世代的重要洞見:「如果你多方的傳福音,但絕口不談特別屬於你那時代的問題,那麼,你便完全沒有傳揚福音。」
我們不單要「談特別屬於我們時代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在面對時代的挑戰之際,我們必須要知道如何從聖經的教導,提供指引,進而解決並勝過這些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別問題。

國家治理與生態完整性

「全球生態完整性組織」(Global Ecological Integrity Group, GEIG)2014年6月21-26日於希臘羅德島古城「愛琴海海洋法研究所」(Aegean Institute of the Law of the Sea and Maritime Law)所舉行的年會主題:「在臨界點的全球完整性:生態、社會、文化演變所面對迫在眉睫與持續的威脅」(Global Integrity at the Tipping Point: Imminent and Ongoing Threats to the Ecolog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Evolution of the Planet),共有10個分題,來自各國近 40 篇的論文發表。

主題講師鮑思敏教授(Klaus Bosselmann)特別關注「永續法及治理」(sustainability law and governance),涵蓋倫理、原則以及國際法和國內法之銜接。他自1998年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環境法中心」成立以來即擔主任職,是GEIG核心的執行委員,亦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環境法委員會倫理專家組主任。

他的講題為「留心差距:國家治理與生態完整性(Mind the Gap: State governance and ecological integrity)」,帶給台灣與會者極為深刻的啟發。於是,在該場次結束時,我們向他承諾返台之後會翻譯他的講稿,並邀請他有機會來台灣介紹這個翻轉政治觀典範的重要思想。

政府為自然共有財的受託者

演講開始他便指出:「生態完整性是國際法和治理的基本概念,若這概念果真被國家承認,全球治理的動能將會全面改變。」
他從法學最根本的核心問題切入:「從最初始的基本意義來說,國家是從成為其公民利益的託管者而得到其法定地位。從本質上來說,國家政策是為要保存並促進公共利益(不論是自然、社會或文化性的)的一種信託。政府的角色實為自然共有財(不論是地方性、全國性或全球性)的受託者。」
「再將視野擴大,從人類的生存依賴生態系統的完整這個無法否認的事實來看,我們必須對全球共有財(海洋、大氣、生物多樣性等等)擁有或是發展出監護、服事或受託的精神。

整個論述環繞在督徒所耳熟能詳的託管、信託、受託、監護、服事等觀念。然而,事實上,「目前的國家做法比較像是企業組織,對於成長以及任何能被消費的東西,具有無止息的胃口。因此,希望國家能夠重視生態完整性,並像監護人或受託人一樣地對待地球,看管全球的共有財(global commons),倒有點像是請狐狸來看守雞群,的確是一種典範翻轉,絕對不會是輕易的任務。」

他也提醒我們:「這種新的治理模式,絕不是由國家或政府贈與我們,市民社會本身必須先提出倡議,並推動這樣的觀念──由下而上──至終讓國家和政府作出回應,然後和市民社會一起創造出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的組織改造過程。」

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在於這理想的描述與國家真實接受並照著去實踐的意願,兩者之間的龐大差距。他提議:「透過一套能被政府和政治決策者願意合理考量的思想體系──邁向全球共有財信託的新倡議,希望能夠協助消弭這個差距。」

想到台灣層出不窮的環境問題:食品、土壤、生態、空氣、能源、開發──我們多麼期待政治人物能夠學習生態完整性這個新觀念,才不會一直落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卻徒勞無功的惡性循環。

生態危機的根源

生態危機的底層,其實正是靈性的危機。因為,當人類無情地否定自然界的本質並不斷追求控制自然之際,最後,我們自己卻成了最悲慘的犧牲品,因為我們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我們漸漸了解到,人違逆上帝,造成人與上帝之間關係破裂,人與人之間關係扭曲,更進一步破壞人與自然界的關係,萬物因人的墮落而一起失去上帝的祝福。人類否定自身的局限性(finitude),想扮演上帝的角色,來主宰並控制自然的嘗試,正是人類自古以來的最高試探!
解救之道,只有再次回轉歸向上帝,謙卑地學習把事物放在上帝所制定的觀念中,遵行祂所為我們設立的律法、條例,緩和並軟化我們侵略的本性。

生態關懷的起點

一般人參與生態關懷可以切入的領域極為多元,基督徒參與的起點,則可從以下三方面開始:

1. 落實靈性經濟
永續發展先知舒馬赫(E. F. Schumacher)相信:「沒有靈性的經濟學,無法使人獲得內在的滿足感。」因此,他主張要落實靈性經濟:「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章23節)
2. 溫柔對待土地
不可否認,「土地」一直是聖經裡最被忽略的主題。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牧師(Holmes Rolston III)指出:「聖經的『救贖之約』是以『創造之約』掀開其序幕。聖經的信仰是伴隨著『土地倫理』而生的。在聖約裡,進入應許之地的基本要件,是要遵守『公義』與『慈愛』的誡命。」登山寶訓中也提到對待土地應有的態度:「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5章5節)
3. 遵守安息誡命
對於汲汲營營終日忙碌的現代人,回歸安息是醫治大地和人心的良藥。先知也指出:「你們要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那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你們心裡必得享安息。」(耶利米書6章16節)

從生態文盲到受託者

台南神學院李孝忠牧師於新北市板橋後埔教會為「牧範學」博士班開設「生態神學理論和實踐」課程,由〈生態關懷者協會〉協助邀請各領域學者專家共同授課,共有七位長老會台北中會牧師全程參與學習。
課程結束之後,這幾位牧師主動與〈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合作,選在2015年地球日前夕4月16日(四)~18日(六)舉辦「與大自然和解研討會」,除邀請鮑思敏教授主講外,也配合本地學者與民間團體的分享。
盼望基督徒不要再當「生態文盲」,要學習謙卑回到聖經的教導,提出「成為生態完整性的受託者」的倡議,並從本身做起,透過家庭、教會、社區到整個社會,喚起台灣人民以受託者的身份,關心所居住的地球,共同尋找與大自然和解的契機,回應這個世代上帝的呼召!

(作者為生態關懷者協會祕書長)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