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97期】2015年9-10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5年9-10年出刊
本期目錄:

終戰七十年的信仰省思

勢不可當的大數據

不可能的任務── 教宗方濟的環保諍言

低IQ世代的基督徒

以大衛之石迎戰生態困境

從〈恩友中心〉事工看台灣貧民問題
溫柔生產──謙卑中看見神之領域的美麗

打開天窗

號角/終戰七十年的信仰省思

◆蘇南洲


今年(2015)8月15日正是二戰結束七十周年,世界各國舉行種種紀念儀式。在那場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國際性軍事衝突裡,有200多個國家捲入,犧牲超過5千 5百萬條人命,其中最受到國際關注的事件之一,即是有6百萬猶太人慘遭德國納粹黨人的滅種式屠殺。

就在45年前(1970),西德總理威利.布蘭特(Willy Brandt, 1913-1992)訪問波蘭時,在首都華沙猶太紀念碑前跪下,為德國二戰時所犯下的罪孽痛悔,此舉造成舉世震驚,被傳媒譽為「布蘭特跪下了,而德國站起來了」。隔年(1971)威利.布蘭特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更終身以「和平使者」之姿訪遍歐、美、亞、非各洲。

雖然自戰後開始,德國歷屆領導人即一再明確地承認歷史罪責,並願意對其後果「全面承擔責任」及向受害國人民「認罪、道歉、請求寬恕」。然而,直到25年後,始有布蘭特的「華沙一跪」,德國人民方得從歷史原罪中站立起身,到了今日,竟成為整個歐盟的領航者,受到國際社會的敬重。

回到亞洲,檢視尚夾雜著歷史仇恨的中國、日本與兩韓的課題,最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二戰七十週年講話中,對日本在二戰中帶來的破壞和苦難表示「極度難過」,但安倍說,日本雖然需要面對歷史,但「不能讓與戰爭無關的一代人背負著繼續道歉的宿命」。兩韓及中國都對安倍的此番講話中的「深切反省」認為是「對朝鮮人民的嘲弄,不可原諒」 、「令人失望」、「缺乏真誠道歉」;如此心結不除,勢將影響日本未來在國際社會的「貢獻度」與「被接納度」。

有人說德、日兩國面對歷史暴行之所以存有不同態度,乃因德國的二戰暴行發生在自家後院或隔壁,無法視而不見,而日本的二戰暴行是發生在日本國外,可以看不見也不想看。

我倒有一解:因為德國乃受基督教信仰影響甚深的國家,也是五百年前基督新教的發源地;我初信受洗的信義會即源自德國,而我們每次主日崇拜前都必須先進行「認罪、悔改」的儀式,經過「宣赦」後才得開始崇拜,這也是基督新教「因信稱義」的起頭。其實,公義慈愛的上帝,最在乎的是祂子民的心靈和誠實,而不是任何足以誇耀的屬世名利、地位、財富、資產或功德。這是每一個基督徒的基本認知。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痛悔的心(詩51:18)。德國人願意真誠面對歷史錯誤並不斷地認罪悔改,多年來進行了高達25,000億(台幣)的賠償及補償等相關事宜,至今不但獲得世人的寬諒,也得到上帝的祝福;日本文化較欠缺認罪悔改的因素,難以真誠面對集體過犯,再加上秉性壓抑,以致至終無法讓自己從罪中得到釋放。這也是基督教福音尚必須努力的空間。

丹麥先哲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說過:「人每天醒來,就處於背叛上帝的可能性當中」,所以吾人任何時地做出不公義或上帝所不喜悅的情事都是很有可能的。惟有儆醒處世,小心謹慎地行在光明之中,容或不遭上帝的公義與憤怒所擊打,得以在亂世中倚靠上帝而活。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