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99期】2016年1-2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6年1-2年出刊
本期目錄:

貧窮的人有福了

反貧窮運動宣言

為什麼高中職的課綱不能黑箱作業?

諂媚勞工的虛假

耶穌基督的死該是人類的「替罪羊」嗎?

傷殘與超越性
在曠野中踽踽而行的朝聖者
良醫風範——《悠悠醫者心》讀後感
梅湘與〈救主的誕生〉管風琴聯篇曲

重要公告

微聲盼望 序/在曠野中踽踽而行的朝聖者

◆蘇南洲

初識貞文,那年她才十八歲,東海歷史系大一生。
由於我在大學時,投入東海《葡萄園》雜誌過深,始終無法忘情於文字工作的使命。在離校數年後的1984年寒假裡,我為東海在學中的「後生」們,在台北開了一班三天的文字工作營,當時還找來譯作等身的孟祥森(人稱老孟)教翻譯。

上課的第二天,瘦瘦的小貞文拿了一篇她謄在稿紙上的作品來給我看,這篇文章讓我嚇一跳,字裡行間的悲憫與深刻實在超過天真浪漫的大一女生甚多,顯然是不可多得的文字人才。當時我即允諾將傾力支持《葡萄園》事工,只要貞文在東海期間守住《葡萄園》。寒假結束,貞文才大一下,就接任《葡萄園》主編,直到畢業都未離手。
1987年初,我秉持在東海所承襲的基督教人文精神創辦《曠野》雜誌,貞文便是我們筆陣中最年輕也最堅韌的一枝好筆,無論是她負笈南神,或在香山牧會,甚至前往德國進修,她都不時為《曠野》提筆上陣,從不延誤;文章內容皆至情至性,溫柔婉約的細緻行文中穿透著對弱者的同理心及對真理的堅持力度。

貞文對女性神學與教會歷史都十分有興趣,也有意成為一位女性神學家或教會歷史學家,但這些方面的成就無法遮蓋過她在文字創作上所散發出來的光與熱,在詩、散文、小說等文學上的諸多作品中,在在可以看到她心性中的真摯、良善及對信仰的執著與熱愛,實在比她做一個不時得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學者出色太多了。

在知道她要出國進修時,我曾對她說:「台灣教會不缺一位神學家,但缺一枝像妳這樣的好筆。」不過既已出國進修,仍盼她早日學成歸來。一路行來,無論何時何地,創作至終是她最忠實的心靈伴侶,即便是在幾度重病中,也是她自我療癒的最佳良藥。

貞文在過往多年的天地逆旅中,有順遂也有不順遂。在順風時,她懂得謙沖自抑;而身在黑暗的逆境時,她也懂得藉若隱若現的天光,牢牢跟緊先行的朝聖者身影,為自己的天路之旅定好方位。

人人心底都有一條朝聖路,但若陷入黑森林,仍需覓得天光引路。《曠野》與〈雅歌〉三十年的朝聖路,有幸與貞文互相作伴。如今貞文需要面對她的人生下半場,《曠野》與〈雅歌〉也面臨轉型關口。加油了,還有半場,破曉的曙光在前頭!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