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00期】2016年3-5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6年3-5年出刊
本期目錄:

萬日無悔話《曠野》

回首《曠野》路

由《葡萄園》到《曠野》──四十年的文字探索

打開天窗

基督信仰與轉型正義

杜圖與轉型正義
天國子民的三重身分
光的記憶──《沐光行旅》自序
重要公告

曠野論壇 / 基督信仰與轉型正義

◆姚立明


台灣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競選期間,多次表示當選後將落實「轉型正義」。新興政黨「時代力量」在成為第三大黨團後,也立刻成立了「轉型正義小組」,可見「轉型正義」未來將成為台灣最重要的政治工程之一。

所謂「轉型正義」,是指透過歷史檔案的整理與公布,讓人民了解國家過去曾經發生的許多不公不義的事情。台灣雖然已歷經三次政黨輪替,但二二八事件或白色恐怖統治時期的歷史真相從未完全揭露。威權統治時期許多冤案、錯案造成的族群隔閡依然存在,歷史傷痕導致的政黨惡鬥也阻礙了台灣民主政治正常的發展。

轉型正義著眼於未來

轉型正義的工作主要就是要把所有的歷史真相完整地呈現出來,讓人民了解威權時期迫害人權的運作方式及其背景原因,讓社會有真正的反省。另方面藉此適當地撫慰被害人,進而能夠療傷止痛,使加害人與被害人間的仇恨得以消除。

雖然一直有人質疑,二二八事件距今也都已經超過七十年了,威權體制也都過去了近三十年,重新檢視過去的歷史真相,只會把傷疤重新揭開,是否真有必要,值得深思。但事實上,轉型正義的工作,眼光不只是放在過去,更是著眼於未來。希望人民了解真相後,認識到這種事情不容許再度發生,從而教導下一代的人不但能跨越過去悲痛的歷史,而且能記取歷史教訓,不再重蹈覆轍。

可見,推動轉型正義最終的目的,不只是追求表面的「歷史真相」,而是因著政治群體透過共同努力不懈的追求真相,使所有政治參與者,特別是政治領導人物養成深刻的「自省能力」,進而使生活在一個政治圈內命運共同體的人民能真正「和解共生」。

深刻自我反省、認錯

這一方面,最成功的典範是德國,在此只舉一例來顯示轉型正義的積極作用:
2015年10月20日,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虎(Benjamin Netanyahu)訪問德國,在國會中表示,納粹大屠殺是巴勒斯坦宗教領袖侯賽尼(Haj Amin al-Husseini)造成的(1941年侯賽尼曾拜訪希特勒討論猶太人問題)。作為受害猶太人的代表,納坦亞虎的目的顯然是想藉著幫助加害的德國人脫罪,以爭取德國一起對付巴勒斯坦人。

但是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當場回應:「不,兇手是我們,德國才是要為大屠殺負責的一方,我們深刻了解當時的種族主義必須為破壞人類文明的大屠殺負責。」(一語雙關,也提醒以色列人種族主義的危險)。
梅克爾的發言人賽伯特(Steffen Seibert)事後也發表聲明,指出每個德國人都知道納粹大屠殺的歷史:「德國學校基於正當理由都有教這段歷史,大屠殺永遠不該被忘記,我認為沒有任何理由應該改變我們的史觀。我們知道犯下這種違犯人道的罪行責任在德國,責任在我們自己。」

這整件事情顯示,德國進行了數十年轉型正義的工作,已經確實得到「深刻自我反省」的成果,就是認識到整個國家當年殘害猶太人,是在「種族主義」下所犯的嚴重錯誤。有了這個認識,即使作為被害者的猶太人基於不恰當的政治動機,想找理由替加害者的德國人脫罪,但德國人仍然願意在世人面前再一次真誠的「認錯」。

這種「認錯」絕不是一種因為敗者為寇所作口頭上的屈服,也不是只有少數人因先知先覺所引領的觀念,而是整個社會經年累月的反省、周而復始的回顧歷史真相,探求事件發生的真正原因。換句話說,轉型正義的工作使沒有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年輕世代,也從小學開始就學習面對這一段德國人犯錯的歷史。他們被教導在政治上應該如何避免犯錯、犯錯後如何檢討錯誤、特別是如何尋求受害人的寬恕。

認罪──基督信仰的核心價值

這種「自我反省、認錯」的文化,其實與基督信仰的核心價值有密切關係。聖經約翰壹書1章9節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認罪」是基督信仰的一個核心概念,對基督徒而言,在上帝面前「認自己是個罪人」是認識「自己」、認識「真理」的一個開關。從人性上來看,一般人都不願意定自己的罪,甚至希望犯錯後能僥倖遠離罪的刑罰。然而,聖經卻直接明白的說:「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了神的榮耀。」(羅馬書3章23節)。

雖然,基督信仰的「認罪」並不是一個人犯規以後所謂的「認錯」。但是用基督信仰中「認罪」的概念來理解整個社會的「自我反省」,並以此作為群體推動轉型正義的基礎,卻極為恰當。因為,罪的本質就是「與神隔離」,「認罪」其實是恢復人與神正常關係的必經道路。信仰上,沒有認罪,不能體會「神的存在」、無法認識「人需要神」、更不可能領受「耶穌為世人贖罪」。在轉型正義上,沒有「認錯」的態度,就不會追求真相,就不會想理解錯誤的緣由,被害者與加害者之間就不會有寬恕、更不會互相接納。

基督徒都明白,罪從一個人進入世界,因著罪,死接踵而來。所以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犯罪」的歷史,若不是耶穌寶血的洗淨、寬恕、赦免,沒有人可以逃脫定罪與審判,因此人得救的第一步,就是在神面前認罪。基督徒了解「認罪」與「救贖」的真理,就必能理解政治上對威權時期不公不義的「認錯」與民主時代全民的「和解」有密切的關聯。

拆毀高牆

因此,轉型正義工作的著眼點,絕不是翻歷史舊帳來清算、鬥爭曾經犯錯的對手,而是透過尋求事實真相、誠實面對並且承認我們中間許多人曾經犯錯。「認錯」之後,可以讓被害人寬恕加害人,讓因歷史傷害而撕裂的社會可以藉著「認錯」而療癒。這如同一個人,逃避、蒙住雙眼不去面對過去的錯誤或傷害,不但不可能因為知錯而療傷,反而會造成心理上永遠不能復原的「黑洞」。唯有誠實面對過去發生的真相,設法處理它,才可能健康地邁向未來。

「認罪」,其實也是自我治癒的一劑良藥。兩德統一後,當年東德共產黨的第二號人物沙博夫斯基,在1999年12月因為過去白色恐怖統治時期的作為,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入獄之後,很多早期受害的人民觀察了他在受審期間的表現,也看到了他深刻反思後寫下的文章,決定原諒他所犯的過錯,便集體向柏林市長提出申請,要求提前釋放他出獄。2000年10月2日,經過十個月監禁後的沙博夫斯基卸下了良心上的包袱,獲得了自由。

可見,「認錯」最重要的作用是消彌歷史傷痕所造成的裂痕。過去的不公不義使加害人與被害人處於對立的兩邊,互相仇視。「認錯」可使對立的兩邊有和解的機會,使撕裂的社會再度縫合。這跟基督信仰的道理也完全相通──因著我們「認罪」,我們得以藉著耶穌基督的寶血與神和好;也因著我們「認罪」,我們得以藉著耶穌基督的寶血拆毀所有隔絕人群的高牆。

相互接納、和好

白色恐怖統治的歷史,就是台灣政治上的一座高牆,這座高牆將台灣這塊土地上不同省籍、不同政治立場的人群隔離成不同的對立族群。轉型正義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拆除這座高牆。沒有轉型正義,就沒有歷史真相;沒有歷史真相,就永遠不能推倒區隔受害者與加害者的政治高牆。若我們沒有「認識錯誤」的決心和勇氣,受害者與加害者永遠沒有相互接納、和好的機會,過去的傷口永遠無法包裹,未來也難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作者為國會觀察基金會董事長)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