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f)
點閱瀏覽
|
號角/二兵總司令塊肉餘生記◆蘇南洲
三十年來,多次有朋友問我:創辦《曠野》的理想為何?我總是回答:創辦《曠野》有基於理想,也有基於苦悶。這下朋友就更不解了,卻有點不敢多問,我也有點不敢多說。每每此時空氣中彷彿灌進某種敏感的禁忌,時而濃,時而凝,時而飄忽。......more |
曠野論壇 / 華航空服罷工之我思 ◆盧其宏
華航空服員罷工其實並不是近期的第一場罷工,去年的華潔罷工普遍為外界忽略。廣義來講,華潔同樣是華航員工,只是華航為了節省成本,成立子公司華潔洗滌,將空服員的制服、機上毛毯等洗滌業務外包出來,透過壓低報價、壓抑勞動條件的方式來確保華航母公司獲利。.....more |
誰來關心/如何扶貧,不害己害人?──再思教會扶貧◆賴淑芬
近年見教會關愛貧困者,積極參與社區服侍,讓我的心情既喜且驚!「喜」是看見教會行公義好憐憫,甚至委身長期服侍貧困者;「驚」是目睹部份教會或弟兄姊妹只抱持「到此一遊」的扶貧態度,而派物資為主的探訪活動也傷害了貧困者和參與者。有鑑於此,本文擬與讀者探索幾個相關課題:貧困的真正原因為何;甚麼是以聖經為本的扶貧方法;怎樣做才能達致建立貧困者、教會和弟兄姊妹三贏的方向。......more |
曠野反思/你我身邊的她瑪公主◆王貞文
性侵事件在我們身邊發生著,但我們通常無法看見、聽見、感受到。因為那是痛苦的、羞恥的、難以啟齒的事。更大的不義,是強制地讓受害者保持緘默的文化。加害者和第三者往往會責備身心俱創的受害者,歸罪受害者本身過度曝露、行為不檢、甚至只是單純地出現在某時某地。加害者為了脫罪,往往想盡辦法合理化自己的衝動與暴力,也會運用權力,以威脅、恐嚇讓受害者噤聲。而受害者因為害怕第二次傷害,也多半會選擇沈默。......more |
自然筆記 / 賞荷◆彭海瑩
開始賞荷應始於我懵懂略知人事,童年的記憶與植物園是分不開的,由於三姨是園旁醫院的醫師,家住植物園附近,再加上她的好友護理長是植物園園長夫人,我們從小就經常去植物園玩,那裡幾乎成了我們的後花園。小時候見到那麼美麗優雅的荷花,總禁不住傻愣愣地凝望,心想,跟家裡月夜盛開的曇花比起來,哪一個更美呢?......more |
家庭樹•生命樹 / 以基督信仰為根基的家族樹 ◆王昭文
嘉義市郊的山仔頂,是紅土小丘,日治時期在此建立公園、樹木園,後來蓋了神社,四周有一些果園,也有一大片墳場。母親小時候,甚至我們小時候,都還有機會在這一帶的野地尋覓野果、在小溪中戲水。時代變遷,山仔頂的果園多變成高級住宅,所幸公園、樹木園留了下來,成為重要的都市之肺。而山丘上的墓地,也在都市計畫中被規劃為新的公園,所有的墳墓都要遷走 。......more |
人與自然/野性神學、健康一體、故事居所 ◆陳慈美
去年決定邀請「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教授(Holmes Rolston, III)三度訪台時,我們表示希望在長老會慶祝宣教150週年之後,推出「後宣教150週年──關愛受造界(Creation Care)運動」。本身是美國長老會第三代牧師的羅斯頓,看到這樣的理由,欣然答應前來。 活動時間選在6月1-10日,世界環境日(6/5)的前後,不但響應這個已有四十四年歷史的重要環境節日,也同時慶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1997年設立每年六月第一個主日為「環境主日」的二十週年紀念。......mo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