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06期】2017年2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7年2年出刊
本期目錄:

設身處地,感同身受——二二八平安運動之掀

畫錯重點的生態神學論述

工作無貴賤 職業無聖俗

甚麼是「聖人」﹖

遠藤周作的《沉默》之後

打開天窗



人與自然畫錯重點的生態神學論述

◆陳慈美

深信進步的宏大敘事

生態危機和氣候變遷是人與受造界深層危機當中最具威脅的面向,源自深信科技救贖、經濟全球化、政治民主等強調所謂進步的宏大敘事(meta-narrative)。

英國神學家包衡(Richard Bauckham)在《聖經與生態學:重尋受造社群》(The Bible and Ecology – Rediscovering the Community of Creation)書中,深入探討這個問題,指出:儘管後現代聲稱拒絕任何宏大敘事,但事實上他們依然擁抱這些現代宏大敘事,因而造成今天全球性的生態困境。

走出「管家職份」的框架

可是,基督教神學在反省人與受造界之間的關係時,通常都把重點放在「管家職份」(stewardship)的探討,包衡認為這顯然是把重點劃錯地方了!

他強調,若要充分了解管家職份,必須跨出創世記第一章,首先「把人放在正確的位置」,從「受造社群」這個更寬廣的視野,全面了解到所有受造物之間彼此相互關聯、人類是「受造伙伴」(fellow creatures)、並共同需要依靠他們的創造主。總之,管家只是在社群關係中的一部分。

解構並重建世界觀

約伯記三十八至三十九章,上帝藉著一個又一個問句,解構了約伯原本狹隘的世界觀,是整本聖經中有關非人類受造界最長、也是我們要了解受造界時極為重要的一處經文。甚至,它也是一段極為優美的文字,正如環境學者麥其本(Bill McKibben)的形容:「這是在國家公園之父繆爾(John Muir)之前,表達對野生自然(wild nature)讚賞的第一篇自然寫作的佳作。」

詩篇一○四篇則是聖經中有關非人類受造界第二長的經文,但這一段與約伯記不同,重點在於強調上帝以智慧創造出遍地多樣豐富的萬物(24節),並供應人類、鳥獸、海洋生物之生存所需:生命氣息、水、食物、居所、節令時序、歡愉、喜悅。當代生態科學雖然一再向我們顯示自然界交錯複雜的各種相互關係,但也承認人類尚有許多未知的領域需要持續探索、學習。儘管聖經作者不是用科學語言來描述這樣的關係,但他們所描述的受造界是與科學上的發現相似,不過,他們把重點放在價值、倫理、責任,以及受造界和上帝之間的關係。

重尋受造社群

以社群(community)的觀念來描述人類和自然界其他受造物的關係,源自美國生態保育之父李奧波(Aldo Leopold),他特別強調「土地」是指土壤、水、植物和動物(包括人在內)組成的社群,彼此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的、精密的、有機的關係,並根據這個關係而倡議「土地倫理」──當我們不再將土地視為屬於我們的商品(commodity),而是我們所屬的社群時,我們就開始學會以愛和尊敬來對待土地──這也正是包衡所要表達正確的生態神學論述重點。

(作者為生態關懷者協會祕書長)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