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09期】2017年5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7年5年出刊
本期目錄:

要作一棵會結好果子的樹──小英執政一周年小感

「二二八平安運動」──被忽略的一項公共神學的範例

有溫度的歷史

居家照護(2)——認識疲累

不再盛放的櫻花

《沉默》真信仰

打開天窗




 

當科學家走進醫院居家照護(2)——認識疲累

◆張文亮

與摯愛的母親分手

是很難、很難的一門課,

這麼重要的課,學校沒有教,

坊間媒體乏人談,

社會認為很忌諱。

即使知道會有分別時,

那一段分手的路,

還是很難、很難的路。

即使重症醫療很發達,

癌末的給藥很先進,

但是,科技的維繫,

延長最後分手的時期,

是痛苦的延伸,唉哼的延續,

譫妄的延長……

原來,生命在上帝的保守中,

比在科技的支撐,

幸福千萬倍。

我與母親走過這一段,

最後分手時,她變得像天使,

讓我體會,

上帝給無助之人的幫助,

無望之人的盼望,

那不是分手,

而是恩典之手,

在永恆彼端的維繫。

 

疲累,

是愈休息,愈疲憊。

即使睡了一覺,疲憊也沒有消失。

怎麼一回事?

這是身體給我們的訊號,

生病時,身體的功能與代謝,

受到很大的改變,

只有適度的運動與營養的食物,

才能持續身體對病毒的免疫力,

重新得力。

「疲累」(fatigue),是身體多種綜合性的症狀。很難明定哪種病因造成,現今的醫學界,沒有藥可以治癒疲憊。健康時的疲憊,是活動過度。休息一下就好了,或是睡一覺,隔天就消除,這只是「疲乏」(tired)。

運動才不累

生病者的疲憊,不是疲乏,而是休息會累,睡覺會累,愈久躺下來會愈累,愈累就愈想躺下來。有時疲憊會忽然來襲,讓人坐著睡,吃著睡,講話也睡,剛睡醒又會睡。這種「嗜睡」給人沮喪。「到底病到什麼時候才會好?」或是給人焦慮,「我的病,是不是愈來愈嚴重了?」或是給人不安,「這樣活下去,還有什麼意義?」

我們似乎愈來愈像土壤,軟趴趴的。不過,生病時的柔軟,有時是另一種祝福,我們不是孤單在生病。

維他命的作用

生命是美好、值得珍惜的。疲累時較好的因應,是多走動,增加身體的抵抗力,即使躺下來,也要抬抬腳,舉舉手,握握球。此外,綜合維他命可以增加身體的免疫力,補充鐵劑可以增加血紅素輸氧的能力,減少疲憊時的氣喘。

減少病後的疲憊

請不要說:「我這樣的軟弱,只是牽累看顧我的家人。」我們的生命,是上帝給的,是何等的尊貴,每一天都是復健之路,是學習之途。不要說:「我病了這麼久,花錢太多,孩子都窮了。」這是恩典的同行,是何等的寶貴。康復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值得慶祝的一日。

給自己一些習題吧,讓我們「數算自己的日子」(詩篇九十:12)。什麼日子?是慶祝的日子,不單是疲乏。是感恩的日子,不單是疲累。那個日子呢?就是今天。讓我們每過一個今天,就是值得慶祝的事。多走一步,多吃一些,多看一些,多感謝上帝一日。

(作者為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