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12期】2017年8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7年8年出刊
本期目錄:

引導對手走上上主喜悅的路

主權移交20年以來的香港教會

為什麼病人要吃南瓜? ——認識低血鎂

參觀二二八紀念館之後 2

梵谷的繁花天地

打開天窗


他山之石主權移交20年以來的香港教會

◆ 胡志偉

引言

香港主權移交廿年(1997-2017)以來,人口由六百多萬增長至七百二十多萬,有20%增長。香港堂會數目也由1,056間(1994年香港教會普查數據)升至1,287間(2014年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也有近22%增長。會眾人數升幅更為可觀,由1994年聚會的199,056人提升至2014年的310,187人,增長率達55.8%。居港會友人數由257,100人,升至327,112人,也有27.2% 升幅。

倘若從堂會數目、信徒人口、財務實力、人力資源等,香港堂會盛勢可見於2009年,整體教會無論於佈道、培育、差傳與社關等,皆有不錯表現,較主權移交前優勝。

然而隨著香港社會急劇轉變,大陸政權於不同領域的干預與滲透;大多教會領袖或怯於形勢,或基於神學立場,為求安全,大多是明哲保身,只重內部發展,不問世事。

曾有的見證

香港教會的社會見證,得著社會的普遍認同,反映於2003年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及「非典疫症」(SARS);另外則為2002年成立的「教會關注失業行動」(2008年改名為「教會關懷貧窮網絡」)。當社會面對突發疫潮與經濟不景氣,教會能適切地救急扶危,提供物質與心靈的支援,這是教會的強項,也是大多堂會不分神學立場,樂於參與的。

2003年香港特區政府提出基本法23條立法,引發社會與教會極大迴響。當時,15個香港基督徒團體合辦了「國家安全與人權自由──基督徒對《基本法》第廿三條立法的回應」研討會(2002年11月23日),講員有陳日君、葉劉淑儀與筆者等,中華基督教會深愛堂擠滿了教牧、信徒與傳媒記者,有關報導及其後七一遊行,不少教牧與基督徒的參與,反映了基督徒與社會群眾的共同見證。

偏愛性倫理

2005年「性傾向歧視」立法衝擊香港教會,引發連番爭論。於是,「性倫理」逐漸成為不少教會關注的社會(政治)議題,特別是三個宗派(浸信會、宣道會與播道會)。香港教會普查數據反映,同性戀課題由1999年5.2%(1994年沒有相關提問與數據),急促上升至2014年的64%,成為教會關注的社會課題首位。教會領袖自有信仰原則反對同性婚姻與相關課題,但把「性倫理」定位為道德與非政治性,其他課題如地產霸權、國民教育、電視發牌風波、全民退休保障……等為政治事件,而非涉及道德性,這些雙重標準的論述自然難以服眾 !

當不少教會領袖把話語權只限於「性倫理」,對其他涉及民生課題,如貧富的嚴重差距坐視不理,把公義、人權、自由看為不關教會事,教會自然於公民社會裡失掉位置,影響力不斷萎縮。坊間輿論,更因著所謂高官富豪宣稱為基督徒,認為教會靠近權貴,不講公義,遠離普羅大眾。

文化缺席了

任志強於〈卅年回望身後事 :今日教會群體所虧欠蘇恩佩前輩的〉論述教會生態:「這幾十年來,香港本地和普世華人教會的主流,不是沒有談文化,卻是口是心非(paying lip service without engaging),關心的是聚會人數、奉獻數目、擴堂;基督教傳播機構也玩同樣的遊戲,不斷強化堂會的『跑數』、『擴張』心態。文化在教會裡沒有市場,便是不會有教會支持,不能令人包場和緊急奉獻的,不碰也罷。」

教會對文化使命的嚴重忽視,更不在意社交媒體(新媒體) 帶來教會輿論生態的變化。某些堂會與機構向外的籌款活動尚未舉行,已引發激烈的討論,於是有些要更改內容,有些則於責怪下完成。當教會領袖不屑網絡言論,也不參與討論,言論自然由其他KOL(Key Opinion Leader,指關鍵意見領袖)取代,於是建制教會領袖逐漸失掉發言權。

堂會重消費

主權移交以後,不少堂會失掉了身分,弄錯了位置,鄧紹光稱之為「教會失序」。2000年3月,美國馬鞍峰教會華理克 (Rick Warren)首度來港主領「建立目標導向的教會」研討會,引發不少堂會追趕學效。「目標導向教會」有其可取之處,然而教牧若不能辨識本身堂會文化與核心價值,強把流行的成功模式移植,往往帶來內部人事衝突,結果是失敗佔多。

近數年,部分教會領袖再度善忘,又一窩蜂追逐「銳意門訓」(源自新加坡聖約播道會的曾金發牧師Edmund Chan)。這些領袖忘了曾牧師由堂會掙扎求存的17位會眾開始,忠心會眾經曾牧師悉心培育成為「某確類」(a certain kind),大多香港牧者面對的是為數不少的「各自類」(a different kind),由「各自類」一統為「某確類」,當中必經歷大小衝突。藥石亂投是教會領袖很想於短時間內,可解決堂會呈現的長期不健康問題。

宗教消費主義肯定是教會的主流論述。成功的堂會務求會眾至上,不斷推出更方便、更優質的服務。堂會因場地所限而多堂崇拜是無可厚非,1999年非主日的周間崇拜(指周一至六) 有127次,至2014年有628次,佔整體崇拜的17%(14年整體崇拜為3,680次),周六崇拜人次也有33,587人。

過往有牧者堅持崇拜務要主日,周六崇拜是屬於復臨安息日會,現今這些言論消失了。巨型堂會成為不少宗教消費者的「購物中心」,內裡提供林林總總、應有盡有、老小咸宜的宗教服務。對部分厭倦事工、或身心俱疲的信徒,這些堂會的優勢保障個人「隱姓埋名」,在聚會人潮中毋須與其他信徒應酬來往,甚至毋須與教牧寒暄問候,大可獨來獨往,信仰極其個人私有化。

個人的反思

我錯了!我得承認對主權移交那種天真浪漫的「民主回歸」想法,經歷這廿年來大陸政權肆意釋法、詮釋又詮釋、不同領域的干預、操控所有政治選舉的選票意向等,我確實對「一國兩制」失掉了信心,所謂「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只是空談!

現時,差不多所有香港主流媒體都自我審查與噤聲,港人只能接收不全面與不客觀的新聞資訊。港人引以為傲的「言論自由」,可以消失得很快;不久前「銅鑼灣書店事件」,提醒港人隨時可被失蹤。

香港特區政府要整頓大專教育,如陳文敏不獲香港大學任命為副校長、有政治傾向的教授不獲續約;現今幼稚園學生要強行愛國教育了。整個教育界預見要面對連串來自上面的行政干預,要施行洗腦式國民教育。

逃往美國的郭文貴披露所謂內幕消息,孰真孰假,難以判斷;肯定是大陸政權有組織長期地於不同界別威逼利誘,進行滲透與分化,香港教會也不例外。有些「居心叵測」人士會「作賊喊捉賊」,一面高舉「政教分離」,另一面則無原則、無底線地向政權「投誠」。有些教會領袖大義凜然否定雨傘運動與佔中論述,但對於大陸政權無理拆十字架與教堂卻鴉雀無聲。

筆者理解教會領袖理當以本身教會事務為重,然而當港人失掉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集會自由等,理所當然的「宗教自由」還餘下多少 ? 香港新任特首林鄭月娥曾倡議成立「宗教事務小組」,後因有強烈反對意見,才宣布回收有關建議。

結語

筆者對香港的前景是悲觀多於樂觀,大陸政權一再言而無信,甚至有官員否定「中英聯合聲明」。政治霧霾繼續籠罩香港教會,部分港人(包括教會領袖)選擇裝睡,而清醒的感到痛苦與無奈。我們只能求主賜下智慧與勇氣,引導香港教會於逆境中持守真理,斥破一切謊言,見證上主的公義與慈愛!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牧師)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