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13期】2017年9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7年9年出刊
本期目錄:

民主政治的美麗與哀愁

屬靈巨嬰之迷思

與貞文在〈曠野〉、〈雅歌〉相遇

參觀二二八紀念館之後3

打開天窗

號角民主政治的美麗與哀愁

◆蘇南洲

民主政治是十分美麗的,許多可敬的前輩曾為之生,為之死,付上無邊的代價,但也有其令人哀愁的一面,必須審慎以對。七月中,因劉曉波先生的過世,許多港台師友及國際媒體有些講演活動與評述,在一些關注公共議題的師友間有所激盪。八月中,香港「雙學三子」黃之鋒等13人遭香港法院重判徒刑6個月以上,且立即關押入獄,引起數萬香港住民上街聲援,表達關心與憂心。

知識分子「憂國憂民」是天職,對理想深懷憧憬也是好事,這些人可能只占所有人3-5%的少數,曾有一說「推動地球轉動的就是這些少數人,而享受陽光的是所有人」;台灣就是一個範例,在經過史上最長久的戒嚴體制,累積許多民主前輩家破人亡的悲情後,如今小自里長、大至總統,皆由人民直選,民主程度之高,真是當年受到街坊鄰里及黨政軍特等「有關單位」嚴密監控的我,所難以逆料的。

基本上,所謂「民主」乃是與自由、平等、人權、反集權、反獨裁等普世價值連在一起的,也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來兩百多年才有的理念與體制。在此之前數千年,都是君權、王權或皇權至上的獨裁理念與體制。但也有以「為人民服務」自我標榜的毛澤東,他在蔣介石獨裁時,是反獨裁的領導者,等到1949年蔣介石被他趕出大陸,毛就變成比蔣更獨裁的人,也更懂得如何去對付那些反獨裁的民主人士。所以,「民主」有時只是權力鬥爭的藉口,在尚未奪權到手之前的口號而已,未必每個高喊「民主」的人,都真正具備民主理念與素養。

我們認同「民主」,但也要小心「反民主」的反撲。最近一次大規模的民主運動,就是起於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影響遍及阿拉伯世界近二十個國家。然而,至今除了突尼西亞有點民主成果外,其他不是陷入內戰,就是被保守勢力反撲嚴控,甚或走上如ISIS等類恐怖主義路線;而這些「阿拉伯之春」的國家,就跳過「之夏」、「之秋」,直接「之冬」了。

此前1968年,捷克也爆發過「布拉格之春」的民主運動,企圖擺脫蘇聯共產黨控制,意想不到的是,後來的捷克共產黨政府卻比蘇聯更強硬而嚴格地控制人民各種思想自由,以致整個社會氣氛相當壓抑,恐懼感和不信任滲透到每個角落。

走過冷峻的戒嚴,也經過三次政黨輪替的台灣人,自然關心中國天安門事件或香港雨傘運動,也樂見以當地人為主體的民主運動能夠順利開展。然而,面對相對強大又集權的中國政體,弱小的香港或台灣社會,如果妥協不願又對抗不能,實在需要有志者集思廣益,亦願上主憐憫,賜下天啟智慧或雲柱火柱,好為哀愁的蒼生引路,共同找出一條出埃及進迦南之道。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