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16期】2017年12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7年12年出刊
本期目錄:

作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

教會的正當性

留在地底的青春︰台北捷運潛水夫

為什麼病人愛吃冰?——認識「噁心現象」

打開天窗


打開天窗

* 歡迎惠賜閱後心得、寶貴意見,請e-mail:cap@cap.org.tw

●謝謝蘇老師的指導,除了感恩再感恩。受益太多了,我常被邀請在一些教會傳講 神的話。已經傳遞您提醒的「政教分離」及教會該守的分際。最重要的是更應花時間經歷神,來完成大使命——傳福音給萬民。 阿們

板橋恩友 李明義

●Luther and the Reformation https://youtu.be/CXK9NNp1yk4 這是美國PBS 馬丁路德500年改教的影片。正反都有非常有意義,不只是歌功頌德而已。也提及馬丁路德仇恨猶太人,不知是不是德國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遠因。

波士頓 吳德惠

●社長,海瑩姊,215期文章十分好!十分好!

香港 蔡貴恆

●Dear 蘇哥,感謝你們如此的盡心擺上,「進場」和「不進場」真的是一語中的。今年我有很深的感觸,一些心情和你一樣。彼此勉勵,靠著上帝的眼光看到黑夜盡頭、高山頂上。

新竹 曾繼雄

●蘇社長於《曠野》214期分享〈新和平主義的五大元素——以「二二八平安運動」為例〉,闡述昔日李登輝年代,台灣基督徒能把握時機,創造空間,為二二八事件帶來平反,表達基督徒可超越政治對立形勢,走第三條修復和好之路。前人耕耘,可供後人借鏡,可惜現今國情有所不同,習主席正要全面管治香港,實行強勢專政,與當年台灣執政者走向開放正是相反方向。形勢在於掌權者不願面對歷史,也不會反思得失,看來六四與雨傘運動要得著如二二八或南韓光州事件的平反,還有一段漫長的年日。當政權有自信能走向開放,「二二八平安運動」的經驗就甚有參考價值了!

香港 胡志偉

●我不是基督徒,對有些文不一定有感,但身邊很多基督徒朋友,有些會和他們分享。不過,通常有堅定信仰的人信念也很強,不太有談論的空間,也沒有信仰的基礎可以辯論。比如,這回您的文章提到,服從傳道者權威這事,我想到一位好友,以前對一些事情有她的判斷基準,但她辭去工作服事教會後,我卻看到她全然服膺牧師的話語,包括以巴問題,我感到驚駭卻無法討論……

台北 劉佳奇

●蘇南洲社長在《曠野》214期〈新和平主義的五大元素——以「二二八平安運動」為例〉一文中,提出「新和平主義」,作為當前社會處理爭議性議題所面對零和對決僵局的第三條路線:對於「罪人」,我們究竟該委屈妥協或勇武對抗?或者,還有第三種可能?蘇社長以過去實際參與「二二八平安運動」的過程論述「引導罪人走義路」做為第三條路的核心精神。或許在社會或政治運動中,可見的敵人是必要的,因為沒有「敵」,就沒有「我」,如果敵我不分,皆是罪人,「我」要如何確立自己?如此看來,二元對抗的目的到底是「我」,還是基督?「二二八平安運動」將「平安」定向為整個群體的平安,不是敵人的平安也不只是我的平安,此一定向在「二二八平安運動」中有其關鍵性,卻是極度的「政治不正確」:不論是對手抑或是同志而言,均缺乏所謂敵我意識,這也使其在二二八論述中顯得極度地被邊緣化。關於這段歷史關鍵情節,我們始終論述得太少,甚至幾乎遺忘。然而,若能將此路線作為基督徒公共參與的示例,做更深的探究,或許可以為二元對立之外的第三種可能性帶來更多的創發,儘管「引導罪人走義路」始終不是一條易路。

台北 林淑芬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