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19期】2018年3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8年3年出刊
本期目錄:

後葛理翰之福音運動

尋訪《沉默》的原鄉

「傳教」或「傳愛」?

在天空的雲彩上作畫

打開天窗

號角後葛理翰之福音運動

◆胡志偉

誰也想不到一位來自美國北卡羅萊納 (North Carolina)查洛特鎮(Charlotte)的農家子弟,竟改寫了全球福音運動的發展。這位身為家中長子的比利·葛理翰(Billy Graham),沒有繼承父業務農,反而於七十多年來,主領超過四百場次佈道大會,撒下福音道種遍及一百八十五個國家,二億一千五百萬人次,可算是教會歷史中向最多人次宣講的佈道家典範 !

美國政治界

毋庸諱言,葛理翰乃廿世紀福音派重要發言人之一,與英國斯托得(John Stott) 共領全球福音運動,受人敬重。為了福音使命,他有時不顧美國政府反對,敢於前往共產國家講道,如1989年他前往羅馬尼亞領會,1992年前往北韓。他與美國歷任總統有交往,特別是尼克森,也引來一些非議。他從不主動巴結權貴來高舉自己,反倒是權貴親近他來取得「主佑美國」(God bless America)。《紐約時報》有評論文章稱譽葛理翰為「最後一位超越政黨的福音派」(2018年2月21日),對他而言是榮譽,但對整個美國福音派,確實情何以堪 ! 以葛理翰的名聲以及他享有的人脈關係,他確實有本錢影響政治選舉,但他能保持距離,遠離政黨政治。

葛理翰之長子葛法蘭(或譯葛福臨,Franklin Graham),繼承父業,但他的恩賜、能力與學養,明顯不及其父,同時負起兩間機構「葛理翰佈道團」(Billy Graham Evangelistic Association)及「撒馬利亞救援會」(Samaritan's Purse)會長職責,並享有兩份高薪與津貼,自然帶來不少批評聲音。《時代雜誌》有文章比較父子兩人,反映父子性格與作風大不相同。葛法蘭對美國總統川普的熱切擁抱,看對方為上帝之揀選,又維護川普針對移民與穆斯林的政策,一般評論視他為極右政治。葛理翰尚能保持政治中立,不同政黨與神學陣營肯定他的慎言與低調;相反地,葛法蘭數次論政失言,部分福音派領袖也不認同其言行。父子二人,正反映年代與教會情景的急變,而各人於舞臺上有不同的角色扮演。

美國福音派

當斯托得於2011年安息,葛理翰於今年2月21日息了地上勞苦,這些巨人走後,歐美福音運動正陷於群龍無首的身分危機中。美國福音派危機於川普執政年代,更為明顯。華里克與海波斯乃為實用型成功牧者,兩人以其堂會發展的福音事工,只能吸引同類事工的領袖,使命幅度自然遠不及葛理翰。凱勒(Tim Keller)則以改革宗神學,與卡森( D. A. Carson)及派博(John Piper)等設立了「福音聯盟」(The Gospel Coalition,成立於2005年),然而其信仰與宗派色彩,同樣限制了其有容乃大的發展。

全球福音派

筆者於2010年有機會出席在南非舉行的第三屆世界福音洛桑會議,那次盛會兩位巨人皆因健康不佳的緣故未能赴會。就筆者所見,缺少了有凝聚力的教會領袖,洛桑運動就呈現百花齊放式發展,不同議題由不同領袖主導與帶領,較多焦點自然在部落式專責事工議程多於國度使命。無論是洛桑運動或華福運動,均面對類似景況。

當福音派領袖各自守成本身基業,力求保持本身的市場佔有率;我們不難理解斯托得與葛理翰那種寬宏胸襟的國度領袖已幾乎消失。葛理翰之偉大,在於他不只求個人創辦的佈道團獨大,他同時關注培育全球佈道者與福音宣講者。筆者於2000年參與其佈道團出錢出力主辦的「阿姆斯特丹2000大會」,協助擔任現場傳譯工作。那次盛會,若非葛理翰肯作各方具體承擔,筆者相信此類跨國性大型培訓盛會,就連洛桑運動也做不來 !

葛理翰是享負盛名的成功佈道家,但他與「成功神學」扯不上任何關係。葛理翰與「成功神學」代言人之一——約爾歐斯汀(Joel Osteen) 截然不同,他宣講聖經中古舊而令人知罪悔改的福音。然而一般務實福音派領袖,為了個人或群體利益,把福音更改為叫人舒服之「幸福福音」,名人信主見證有時更成為福音的反見證。

人去難合一

葛理翰未離世前,美國福音派已失去方向,四分五裂,誰也不服誰;華人福音派於王永信之後,也落入同樣困局。有人認為當代不再需要偉人或巨人,筆者不認同此類論述,固然「時勢造英雄」,但更多時候是「英雄造時勢」。葛理翰在他那個年代,善用電台與電視等技術,開展大眾佈道事工,把握機會,從而創造新的局面。無論中西教會,皆需要有斯托得、葛理翰、王永信此類國度領袖,享有公信力,能凝聚各方為同一福音使命委身。

葛理翰落幕,是否象徵「福音運動」的終結,筆者沒有答案,留待歷史評價。後葛理翰年代,歐美與華人福音運動均呈現老化與分化危機。「福音派」從來不是「教條主義」或「事工主義」,只容許某種神學立場為正統,只容許某種堂會模式為典範。「福音派」本身應具多元性,有容乃大,不存在所謂單一權威,卻需要有斯托得、葛理翰、滕近輝、王永信等屬靈巨人一起凝聚力量,國度人才從而孕育與冒出。展望未來,福音派領袖或離世,或退休,但願感動斯托得、葛理翰、王永信等人的靈加倍感動年輕一代 !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牧師)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