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24期】2018年8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8年8年出刊
本期目錄:

當國家法律與基督教價值牴觸時

無聲的殺手——酸雨

思想起二二八受難的父親與受苦的母親

臺大成立初期的老師(1)——澀谷紀三郎

打開天窗

 


台灣溯源臺大成立初期的老師(1)——澀谷紀三郎

◆ 張文亮

日治時期,有個「札幌農校」(Sapporo Agricultural College)的畢業生,縱橫走遍台灣各地,調查島嶼可耕地的面積,分類土壤。

1912年,他提出台灣第一份「台灣土壤調查圖」(比例四十萬分之一)。

提出台灣可耕地面積為913,793公頃,其中32萬公頃為「鹽分地」,在西部沿海地區的貧瘠地。他建議幫助那裡的居民,進行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與用淡水來淋洗。這建議促使1920年八田與一(1886-1942)建造烏山頭水庫。水庫功能之一,在用淋洗改良鹽分地。後來,台灣鹽分地少於6萬公頃。

這位功在臺灣的人,就是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的講座教授——澀谷紀三郎 (Kisaburo Shibuya)

日治時期,三種日本人前來台灣,第一種是為了搶奪資源,日本「南進政策」的支持者。第二種用移民身分,獲得更好工作與生活的機會。第三種是為幫助台灣,願意埋骨異鄉的人。

澀谷紀三郎在1908年自大學畢業,隔年前來台灣,他寫道:「我期待以北海道大學所學的知識與技術,提升台灣百姓生活的水準,幫助台灣產業、社會與民間文化。雖然我這種想法,與殖民政治的目的悖離。」

改良紅壤與鹽分地

當時很多北海道的學生,前來台灣。北海道在日本是境內殖民地,台灣是境外殖民地。殖民地的心懷,使北海道的學生對台灣的遭遇有更多的認同。他首先擔任「台灣總督府拓殖局」的技術人員,調查台灣土壤。他提出:「提升台灣的生產力,必須改良土壤,改善耕作與改革農具。」。

1914年,他提出,「台灣的紅壤,約佔耕地面積265,000公頃,可用石灰改良,種植甘蔗。」他又寫道:「台灣的先民讓水流過紅壤,淨化飲水。他們經常排水到紅壤表土,用流經土層的滲出水作為飲用。這是紅壤中黏粒過濾水中細菌,而台灣紅壤的底部,多為石礫,的確是良好的滲水層。」

他又提出鹽分地改良的重要,寫道:「台灣作物生產的限制,在淺層地下水位接近地表。地下水毛細作用,容易上升至地面,鹽漬留在地表,逐漸形成鹽分地。改善台灣農業的第一步,必須用排水溝降低淺層地下水。同時採深層耕作的方法,將土裡的硬盤破碎,才能讓雨水發揮洗鹽地果效。如果沒有用排水與深耕,不能解決鹽分地問題。台灣生產力的維持,必需要排水或調控淺層地下水。」這是台灣農業的重大決策,建造排水系統。

最博學的教授

1915年,他提出:「台灣的土壤化育,比較缺乏氧與磷,要推廣綠肥栽種,增加氮肥。或自海外小島,如台東外海棉花嶼,取鳥糞來作磷肥。」1918年,他調查彰化、雲林的濁水溪沖擊扇,他寫道:「濁水溪附近的土壤,是台灣最肥沃的地區。但是濁水溪的沖積土為黏板岩,多砂質壤土,土壤微鹼含鈣多若種綠肥,將成產量最高的地方……但是該區域海風較大,砂土易揚,要以灌溉經常保持土壤潮濕,來防風蝕與飛砂。」這對雲林、彰化農地的地利維護,是非常重要的建議,總督府也照他建議而行。

1920年,他轉任「中央研究所」,擔任農業部長。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成立,分為文政學部與理農學部,他擔任「農業化學第一講座」,開啟農業化學系。他是學校初創時期,最高決議評議會七委員之一。他熟悉各處的土壤、植物與氣候,被稱為「台灣最博學多聞的老師」。

台灣是天惠之地

他擔任教職期間,持續研究台灣土壤微量營養分的需求,水稻的需肥量,陸稻的石灰改良,與濱海地區的土壤改良。他寫道:「土壤改良必須徹底,才見成效。」他持續推動排水工程,並以排出土壤水分的溶解性鹽類,作為改善成效的檢定。

1935年,他發起「台灣技術學會」,促進不同技術相互的溝通與協助,作為成果的分享、人才的培育、問題的解決。1938年,他擔任會長,副會長是八田與一。一個從土壤,另一個從水利,共同改善台灣的農地。

他也推動將人畜糞尿轉換成氮肥,施用在田間的技術。1943年,他擔任土壤肥料學的授課老師,是台灣土壤肥料的先驅,土地改良的功勞者。

他一生最美好的時光,為台灣的土壤效力。他寫道:「台灣的氣候溫暖,日光充足,降雨量足,土壤肥沃,適合耕作的面積多,又有季節風等美好的因子。台灣的農業本該富足,是上天給的恩典。」。

我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徐玉標教授,是台灣光復初期來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就讀的學生,後來執行新竹沿海與台南學甲地區鹽分地的改良。他告訴我許多台灣土地改良的典故,大都與澀谷紀三郎有關。

徐玉標老師退休後,我接續任務。我的所學與澀谷紀三郎有關,我的所做與他類似,他說:「台灣是天惠之地」,我贊同。我的成就,沒有他大,我常被政府公務人員打壓,我對台灣的貢獻,遠不如他。

我寫此文,讓眾人認識他。台灣是天惠之地,這島嶼土壤與環境,要珍惜。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