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32期】2019年4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9年4年出刊
本期目錄:

「二二八平安禮拜」上建築設計技法的出位

由下而上的和平之路——在NARPI(東北亞和平教育機構)暑期營的所見所學

後自然的憂鬱

台灣農業開發的恩人——長崎常

打開天窗

 


台灣溯源台灣農業開發的恩人—— 長崎常

◆ 張文亮

 

 

1912年,

有一位日本總督府的專家

提出台灣「農業發展規劃」——土地的最佳使用,

成為台灣產業的藍圖。

第一,是「治水」——造林防沙與國有保安林的設立。

第二,是「灌溉與排水」——使灌溉、排水渠道為台灣產業發展的動、靜脈。

第三,是「土壤改良」與「農作改良」——提升糧食生產。

第四,是「農民衛生」——改善農村環境,減少傳染病。

第五,是「農業教育」——提高農民至少要小學畢業。

第六,是發表「農業生產調查」——每年公佈農業生產數據。

第七,是「農業運輸」——幫助農村產品的輸送。

第八,是「農業金融與信用制」——提供發展農業的獎勵與資金。

他大力支持「總督府農業試驗場」的經費、人事,與技術推廣,

並訂定農業試驗場為模範耕作區,

使研究農業的成果,可以迅速推廣到民間。

 

長崎常(1865-1939)生於北海道札幌北部的「發寒村」。他的祖先在德川幕府時期,是伊達政宗的十族,長期擔任仙台藩台的武士。伊達家族是幕府的支持力量,卻隨著幕府的衰敗,逐漸頹勢,十九世紀中期,伊達世家的內鬨,使許多武士帶著家庭,移民北海道。

長崎常的家族移到發寒村,生活非常困苦。1867年戍辰之戰,伊達世家支持幕府參戰,武士戰死超過千人,戰敗之後,殘存武士再度移民北海道,成為墾地的農民,形成「農民組合」,彼此協助。明治政府沒有派軍鎮壓這些支持德川的殘兵,1869年成立「北海道開拓使公所」,派專家前往札幌,教在地人務農。1874年,札幌居民198戶,共965人。1876年,「札幌農校」成立。

1885年,長崎常進札幌農校,他寫道:「我學習到農業不是靠勢力,而是要有經營的理念,付出的努力,才有真正的利益。例如沒有充分的畜牧所生產的糞肥,就不要一直擴張種植作物的面積。沒有合宜的氣候、合適的土壤與充分的水措施,就不要去搶種作物。冬天,農民如果有足夠的肉可吃,就不能要他們到野外用力工作。」他唸「農政學」與「農業經濟學」,1889年畢業。

由於是公費制,他被派到「高知縣」農業課任職,高知縣四邊環海,溫度較高,人口稀少,農村缺乏人力。長崎常認為「振興農村,從農業教育開始」,1893年轉任「高知縣農學校校長」,他特別教導學生要懂得「市場」,否則農業的耕種者,永遠不是經營者。

台灣農業發展制度化

1905年,台灣總督府請新渡戶稻造推薦接續人選,前來台灣擔任農業政策的主管,他推薦長崎常。1906年9月6 日,長崎常前來擔任殖產局農商課長。從此,開展了日治時期台灣農業發展的制度化。

1907年,他推動法令,讓台灣各地成立「農民組合」(農會),他參與農業試驗場教育講習,寫道:「台灣農民大多是文盲,最有知識的僅小學畢業,他們不懂博物學、動物學、昆蟲學,對外界科學的進步,完全無知。如何用最快的方法,讓他們知道?我教『要領』。」

1910年,他與病蟲害學家素木得一合作,推動「台灣作物、蔬菜、果樹病蟲害運動」,以彰化田中為試驗區,施放從美國引進的「瓢蟲」,以蟲防蟲,並鼓勵農民用「補蟲網」、「誘蛾燈、「枯穗燃燒、「覆土、「整地、「作苗圃」等除蟲,他與「總督府警務課」合作,設立「產業警察」,負責驅蟲,並要農民見面就問:「有蟲嗎?」若有蟲就報警,一起除蟲。

功在台灣

1911年,他以桃園新屋為示範區,推動過磷酸石灰改善桃園紅壤,種植水稻,並且發展桃園台地埤塘灌溉。

1913年,他向總督府提出「減少台灣社會犯罪之道,在於健全農業社會。」他稱這是「心的教育」,首先推動設立「農民信用合作社」,鼓勵儲蓄。「農村圖書館」舉辦講座,介紹科學新知。「農業推廣班」以農教農。「農業機械化」,讓工業與農業結合。

1917年,他推動綠肥(五爪豆)改善土壤,大大增加台灣土壤肥沃度。立法規定農村要用木、藤、竹子為黃牛作鞍,不得空背載物,培養農民愛惜家畜。1919年,他訂出米的品質量測標準,分出台灣良質米,並給予資金補助農家設立曬穀場的水泥鋪面,減少米粒夾雜土及雜物,大大改善台灣稻米的純淨度。

1921年,他將台灣埤、圳、池、灌排水路,成立「水利組合」(後稱「農田水利會」),並且給與資金,輔助新土地開墾。從此,總督府可以準確知道各地的用水狀況。

1924年,他提倡「農村大型倉庫」的建造,與農民合作共用。以調整產物豐收時的供貨量,維持較佳市場價格,以免穀賤傷農。1926年,他推動新竹地區的農業灌溉,建立「竹東大圳」,並且在新竹沿海地區,進行海埔新生地之洗鹽改善。這是他給台灣最後的貢獻。

解決台灣糧荒的第一人

長崎常一直建議要與原住民保持良好關係,設立山地林班,禁止過度伐木,導致河川淤積,可惜總督府不採納;他提議總督府設立「農業部」,成為最高行政部門,也未被接受。1929年,他返回日本。

他對台灣農業有極大幫助,是解決台灣糧荒的第一人,在昭和時代,他被稱為「台灣農業的恩人」。但是,現在知道「長崎常」的人,可能很少了。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參考資料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