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35期】2019年7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9年7年出刊
本期目錄:

柔性抗衡,勇武對抗與妥協沉默之外,第三條翻過暗黑山頭的進路──「二二八平安運動」為例

族群良心與基督信仰

音樂隱藏的涵意

打開天窗

 

 


曠野反思
音樂隱藏的涵意

◆ 洪頌恩

現代詩歌輕快易聽、符合潮流,受到許多人喜愛,為目前教會的主流音樂,一般認為只要歌詞與聖經、信仰有關,任何音樂風格都可在敬拜時使用。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影響,多元化的思考,你對,我對,他也對,沒有絕對的對錯。風格不同的音樂只是個人喜好而已,哪有什麼好壞、對錯之分?
為了追求敬拜中充滿感覺(把感覺視為上帝同在的憑據),現代詩歌採用了最容易引起大眾共鳴的流行音樂風格,然而音樂本身隱藏的涵意和隱晦的暗示,傳達文字無法表達的感覺,若認為音樂是中性的,沒有好壞之分,則輕忽了音樂的影響力。

形式排斥內容

尼爾波茲曼( Neil Postman,美國作家 ) 在其著作《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 提出「形式排斥內容」,認為媒體(media,亦稱媒介)的形式遠比它的內容所造成的影響更深遠。媒體本身過於簡單的話,則無法承載複雜、具深度思想的內容。流行音樂本來就是要人放鬆享樂,其形式已經排斥需要費神思考的內容。信道從聽道而來,信仰的建立需要從思考札根;詩歌以流行音樂的曲風放入信仰內容的歌詞,兩端彼此拉扯,顯然音樂的形式比歌詞對人的影響更大。
 
音樂在說什麼?

流行音樂的世界觀是:活在當下,直接訴求觀眾的情緒和感覺,避免花力氣思考,讓人容易接受,卻很難表達上帝的永恆性。
以下舉三種音樂為例。爵士樂起源於藍調音樂,特徵是零碎的散拍,說話般的聲調,曖昧的語氣像在拋媚眼,適合飲酒佐餐;即使演奏聖詩旋律,依然使人想放鬆享樂,很難使人敬畏上帝。

搖滾樂的特色為連續敲打的拍子、強烈的節奏、尖叫聲、奇異造型,直接訴諸感覺和情感,音樂意義上則對當權者、社會主流價值觀提出抗議——通常四拍子的第一、第三拍是重拍,但搖滾樂相反,重拍在第二、第四拍。然而敬拜上帝就表示我承認祂是我人生的主,願祂掌管我的生命;用抗議的語調來敬拜上帝,在本質上相當衝突。

新世紀音樂起源於新世紀運動,曲式沒有明顯的開始,也沒有明顯結束,樂曲始於虛無飄渺間,也在渾沌玄祕中消失,感覺莫測高深。新世紀運動的本質是人本的、反神的,認為人可以不必靠著神就可以改變世界。敬拜使用這類音樂,很難集中精神;牧師上台講道,會發現台下睡成一片。

音樂影響敬拜態度

音樂主導敬拜的氣氛。沈浸在某種音樂風格越久,受其影響越深。一位教會師母抱怨敬拜團的青少年不敬畏上帝,很難帶,星期天早上睡眼惺忪穿著拖鞋,不願練習,只想上台。原因之一在於教會敬拜使用的是輕鬆、愉快、抒發自我的音樂,追求「High」的感覺,雖然讓青少年盡情表達自己,卻也不自覺以自我為中心。未曾在敬拜中體驗上帝的聖潔、偉大與恩典,從沒感受過上帝震撼人心的作為,青少年該如何敬畏上帝?

套用現成流行歌旋律來當做詩歌,用意是想把信仰真理快速讓會眾朗朗上口,例如把台語流行歌「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歌詞換成「讚美主、讚美主,咱來讚美主」,不必學又容易引起共鳴,對以長者為主的聚會似乎是不錯的做法,但它會造成分心,試想一面唱一面想的會是主耶穌,還是燒肉粽?敬拜時無法專注敬拜的對象,是否失敬?也許覺得分心無妨,可有想到上帝的感受?

如何感受敬畏?

如何在敬拜音樂中感受敬畏?關鍵在於詩歌的選擇以及表達方式。聖詩聖樂是基督教信仰最豐富的資產,聖詩的音樂語調堅定、穩固、具凝聚力,四部和聲莊嚴的共鳴,可讓會眾在唱詩中體會敬畏上帝並思考祂的屬性。聖詩中的「崇拜」類,舉凡歌詞講述上帝的神性、創造、三位一體、偉大、榮耀、獨一無二,其音樂最能展現上帝如光的屬性,光線走的正是直線,非蜿蜒的曲線。所以這類聖詩的音樂語言以穩固的長音為結構,具穿透力,照亮幽暗的世界,如地基一般堅固。

基督教聖樂是西方音樂史的起源,三大神劇——海頓的《創世記》描寫上帝創造世界之奇妙大工、韓德爾的《彌賽亞》講耶穌的降生與救贖、孟德爾頌的《以利亞》以磅礡的氣勢敘述以利亞對抗拜巴力的假先知。用心體會這些音樂鉅作,對掌管宇宙、戰勝死亡、昔在今在永在的上帝自然產生敬畏之心。
 
增強或減弱?

唐慕華(Marva Dawn,加拿大神學家)提醒,瑣碎的音樂語言,塑造瑣碎的上帝。選擇敬拜音樂時,須思考這些音樂能夠增強或減弱會眾聆聽和思考上帝話語的能力?音樂有沒有培養人對上帝的敏銳度?敬拜的音樂形式不是品味問題,不是我們「喜歡、不喜歡」那麼簡單;它涉及聲音是否配合所要傳遞的信息。
敬拜音樂的聲音和風格傳遞信息時,必須誠實、正直、內外和諧一致。輕鬆愉快的旋律不適合形容基督在十架上受苦,悲傷的曲調不足以表達耶穌復活的得勝。音樂的分量須能承載福音真理。這些可當做教會音樂同工選擇現代詩歌時的依據。

面對每週例行的主日崇拜與聚會,教會音樂同工常苦惱要選什麼詩歌與音樂,但應先思考所選的詩歌如何影響會眾對上帝的認識。選擇詩歌時,避免只用單一類型的音樂。音樂事奉者需下功夫認識教會音樂史上使用的崇拜音樂,了解不同音樂表達的涵意,強化自身的音樂素養,忠於音樂與歌詞,不煽情,不炒熱氣氛,帶領會眾兼顧理性與情感進入敬拜,等候上帝在敬拜中動工。

(作者為音契聖樂學苑主任)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