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39期】2019年11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9年11年出刊
本期目錄:

化壓力與苦悶為創意——我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一些淺見

當下,我們如何面對「中國」?

打開天窗

政治紛擾中的辨識力

家庭樹.生命樹

 


號角
化壓力與苦悶為創意——我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一些淺見

蘇南洲

 

猶記得大學時每學期全班同學都會多次到系館一起熬夜趕圖,或做模型或拚建築設計最後圖稿,為的是在期限前交上作業,因為所有老師都說:過了期限才交的人就自行到59分以下去撿個分數。一場趕圖下來,連班上女生都必花容失色,絕無倖免。有一回,恩師陳邁系主任(已故)夫人有愛心,深夜辛苦做了一大鍋滷味要先生帶來系館給大家填肚子,大夥也顧不得客氣就圍過來吃,打發過肚皮便立馬回去趕圖要緊,剩下沒吃完的就留給陳先生一個人獨自慢慢消滅(帶回去準是一頓罵)。那時趕圖期間壓力與苦悶之大,對我們這些未成年的異鄉學子而言,不能說不殘忍。但壓力與苦悶卻反倒成了建築系激發設計創意的泉源。

自我1975年因參與讀書會而陷入白色恐怖,1979年被押至警備總部地牢起,此後多年無時不處於莫大壓力與苦悶之中,特別是1987年1月創立《曠野》雜誌及1990年12月發起並主辦〈二二八平安禮拜〉,及其後十年間(1991-2000)推展的「二二八平安運動」、「反雛妓運動」(1991-1993)、「乾淨選舉救台灣運動」(1992-1995)、「台北東區社區運動」(1995-2000),常常面對黨政軍特與黑白兩道的酷寒,最終換得重疾及中殘兩證,而今但求自在可矣。

在這次香港「反送中運動」中,港人壓力與苦悶之大接近爆炸邊緣,外人加油打氣都來不及,少有人敢出言批評;但以戰場殘兵的我所自學的社運經驗來看,雖然數月以來香港在抗爭形式上有著不斷嘗試,但基本上,勇武派算肌肉,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算血管,主心骨(信念)是甚麼有待歸納、整理,但至少還缺腦袋(大謀略),否則這場仗要如何進場?或如何續場?又如何收場?

自香港2014年「佔中運動」(註1)後,損兵折將,被打的打、抓的抓、關的關,換來空前的集體沮喪。五年後的這次「反送中運動」,港人學聰明了,祭出“Be Water”戰法,沒大台,也就沒人領導,也就沒人會被抓。

但是,沒大台,就很難有完整深入的運動策略(雖然主心骨和腦袋是可以不露面的),若是不想再重蹈五年前的集體沮喪經驗,二百萬上街港人中就必須有人用心思考,因為連續每週上街的港人有很高的期望等著被滿足;不然就得準備好「被沮喪」,而且是數百萬港人集體「被沮喪」。

「近似滯留」是社會運動的大忌,形同等著被擊潰、捕捉。兩軍膠著狀態對無武裝的一方很不利,“Be Water”是為了免於被抓的安全,不是等著被壓制,那麼,是否可學像棉被戰術,發揮柔術,讓對手既無法打壓,子彈也打不透—— 安全當然是所有社會運動致勝的原則跟前提。

日前我與海瑩參加一場聚會,有機會和雲門舞集的林懷民先生交談,差點向林老師要求為「反送中」編舞(我曾請林先生為二二八編了《家族合唱》舞碼;也曾找作曲家蕭泰然為二二八譜交響曲,《1947序曲》便是。)每個時代,總有一些愛好民主自由的文化藝術工作者,沒那麼愛錢、愛市場、反極權的;在台灣,我也想找李安或侯孝賢拍《悲情城市2》。

以我的淺見,港人每週上街的同時,可以公開不同的「香港召喚」(Hong Kong Calling),社會運動中的弱方一定要忽左忽右,忽前忽後,讓強方無用武之地,最後只好棄械。與公部門交手固然令人不舒服,但並非全然無計可施,讓敵人當不成敵人,讓對手裡外皆不是。我們要用溫柔的手法將對方挽回過來,這叫幫助罪人走義路(help the sinner on the righteous way)。

香港師友不妨策畫26場或52場陣仗—— 譬如有「禁蒙面法」,好,那就只貼刺青貼紙(Bling Tattoo),蒙耳朵、帶太陽眼鏡、蒙鼻頭、蒙嘴角、蒙下巴、點硃砂……每次不一樣,讓每次上街變成露天化妝舞會,每週上街變成每週嘉年華。

也可以在公共場所或網路上,聯合現有記者與抗議者,辦個數月來「反送中」現場的攝影展,讓更多人正視、關注這個與港人密不可分的重大問題,一邊建構行動論述,一邊傳遞理念,一邊積累社會資源,一邊凝聚民心。

除了水,還需要有雲,有時水可昇華為雲,有時雲可點化為水,雲雲水水,水水雲雲,時雲時水。二百萬顆水珠足以穿石,二百萬顆雲點足以遮日;善用則必莫之能禦。可讓全港18區人民除了每週分區小菜外,輪流一年端出2、3道全港大菜來。用反諷、戲劇、藝術、文化……的手法探討嚴肅議題,讓公部門師出無名,沒有打壓的藉口。

古云: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勇而在謀。「反送中運動」不能只有101招:要百萬港人上街頭,若能化壓力與苦悶為創意,想出更多出奇制勝而柔性的表達方式,豈不讓警方無用武之地?聽說港警最近喜歡濫捕,何不致贈20個捕蝶大網給警隊,讓他們捕個痛快。二百萬人可以化妝成二百萬隻大蝴蝶,每週飛到東、飛到西。這可是香港新奇蹟,足以與維多利亞港夜景齊名;從此東方之珠也在面對那集體焦慮的心情及身體難以忍受的痛苦之後,以對生命的渴望及對自由、民主生活的嚮往所展現的智慧與勇氣,破繭而出成為美麗的東方蝶城。

壓力與苦悶會成為創意的泉源,歷史的門往往是有傻勁的人敲開的。港人眼前似乎有個自由被剝奪、白色恐怖臨身的危機;求上主垂憐,一個平安喜樂、自由民主的願景能在不遠的未來出現。香港人加油!

註釋:

1.參《公民抗命與佔領中環》,台北,雅歌,2015。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