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采書摘


彩繪人生第二青春


◆芭比史密斯(Patricia "Poppy" Smith) ◆吳品 譯

  「我眼睛下這是什麼東西?」我盯著浴室的鏡子,哭喪著臉問。

  「花綵,」我那醫生丈夫吉姆一副就事論事的樣子冷冷地說,刮鬍刀在他手中像支權杖般揚著,他繼續:「那是眼袋的醫學名詞,女人到了你這個年齡就會有。」

  「你可真貼心啊!」我咕噥著,大剌剌走出浴室,留下他對這清晨的幽默乾笑。

  如今,一早起來看到眼袋,我不再大驚小怪,我已學會坦然面對了。但我也虛心接受一位年長演藝朋友的善心忠告:坐直睡,或背部至少墊兩個枕頭。一旦我忘了,又回到側睡的老習慣,一覺醒來,我的臉可真需要熨一下。

  當然,其他警訊也告訴我我正在改變。但就像多數心理健康的婦女,我想辦法不去理會。眼看著孩子長得那麼大了,我簡直不敢相信他們會是我的孩子!我那些朋友看來也不對勁,個個看來都未老先衰。儘管丈夫長我十歲,但每當他提起退休和整天待在家中,還是會聽得我膽戰心驚。

天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我知道是怎麼回事。我正邁入混沌的中年期,歸屬在數百萬計的四、五十歲婦女族群當中,她們精心掩飾日漸臃腫的身驅,塗上厚厚的防皺乳液,來對抗年齡的增長,儘可能享受忘卻的快感。
你是否也是這樣?

  答案如果是肯定的,你就進到我所謂的無奈過渡期(reluctant passage),一個少有婦女心甘情願進入的人生階段。

  這個階段始於何時,並沒有特定的時刻,一旦到了這個階段,女人就會毫無預警地步入中年期。人是獨特的個體,正如每個人的DNA各不相同,但大多數人還是會在三十八歲至四十五歲之間意識到這種改變。

  注意到這種徵兆後不久,我發現自己常會陷入沉思,望著窗外或盯著牆壁發呆,也常會毫無目標地駕車外出,反覆思想自己的一生。我作了聰明的選擇嗎?我一直都把上帝和家人擺在優先地位嗎?未來的年日我還能發揮功用嗎?答案常視當時的心情而定。

  在我心裡,我意識到跨越這個重要的生命之橋後,會面臨另一段漫長的旅程,因此,我小心翼翼地留意前面的每一步。我想,不管是我或任何這種年紀的人,都不會滿懷盼望地大步跨過這道生命之橋。相反地,我預先看到自己正在告別熟悉的年輕歲月,因此,我一步一步地探索前方未知的世界。

  四、五十歲是人生的轉捩點,把我們從青春的尾端帶進老年的起頭。我們無法故步自封、原地踏步,也不能另闢蹊徑,繞道而行。然而,我們卻可以選擇面對的態度。

想到就怕

  大部分人一想到要進入中年就會害怕,至少我就是這樣。只要談的是別人,我們可以對「過了巔峰」之類的話題談笑風生,然而一旦牽涉到自己,不免汗毛直豎。

  進到無奈過渡期,我們擔心婚姻是否夠穩固,孩子是否還聽話。過時的刻板印象,像是「更年期會讓你抓狂」、「邁入四十你就過氣」、「穿著要得體」(為何不乾脆說「別太寒酸」?)等等說法閃過腦際,叫你不寒而慄。

  一想到未來,問題排山倒海而來:我會孤單嗎?那些未圓的夢還有可能成就嗎?我是否漫無目標,甚至一無是處?這些痛苦的摸索,加上誇張的扭曲,讓我把年老看成衰老、依賴和死亡的序曲。我豐富的想像力容不下上帝所賜的應許──祂永不離棄我。

  歷經一段中年的憂鬱之後,我決定定睛在真理上面。縱使不少婚姻擱淺在中年的暗礁上,但多數人仍可安渡難關1;即使偶爾孩子會惡言頂撞父母,但大部分還是敬愛他們,還是保持聯絡,雖然比我們想要的少。

  生命不必然孤單和漫無目標。若能揚棄中年能做、不能做什麼的刻板印象,勇敢執行自己的夢想,未來的年歲可能比你所想的還豐碩。每個人誠然會衰老、依賴、死亡,但未來年歲實現夢想的關鍵,就在於能否以滿懷盼望的心靈代替陰鬱和命定的心態。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更深依靠上帝,別在真正病死之前先走一步。

  不再被無奈過渡期的消極想法所困,大膽擁抱嶄新的身分,你就可以散發比年輕更加成熟、美好的樣式。或許外表有了皺紋,或許體型變得臃腫,但,那又何妨?

  不過,老實說,的確有些人感到難以接受。

接受嶄新身分

  由於丈夫吉姆和我的年齡有段差距,我一直有個錯覺,以為自己永遠不會老。當我們參加他那個年齡層的聚會和社交活動,我總覺得我們像是老夫少妻。我得承認,這種感覺泰半是我個人的幻覺,因為「年輕的妻子」已成為我虛幻的夢想。

  放下我年輕的身分,轉而迎接我們文化所鄙夷的「中年妻子」,這可不是一夕之間就能適應的。看看比我年輕二十歲的美女,她們苗條、渾身散發魅力、頻送秋波,讓男人心神蕩漾;而回到現實,仍有一些我這般年紀的女人渴望保有那份功力。思索老化的過程,我在想,或許在內在美之上,建立一種新的身分認同感,會讓我們更容易面對年老……

  中年轉變是趟漫漫長路。開車從美國跨到加拿大只需幾分鐘,但從一種觀念轉到另一種,卻是緩慢的過程。總有一段時間,我們對著生命的後視鏡流連忘返,感到若有所失,盼望能及時回頭。

  經歷這個階段時,我腦海中常浮現出一些新奇、狂野的想法,例如再懷孕一次,或者再度擁有嬰兒床上牙牙學語的白胖小兒,讓內心充滿喜悅。我深深被這意念所迷,直到我想起已經成年的孩子曾大嚷著:「你說什麼?」

  沒錯,我們可以回顧以往,沉迷在失落感中,但最終,我們總得往前看,免得錯失上帝為我們預備的豐盛旅程。

  對某些婦女來說,意識到並接受中年的到來,就像爬上一座平緩的小山,像發現新天地般漸入佳境。有些人的旅程雖不舒服,但尚可掌握;另有些人則像攀越險峻大山,面對身分地位、角色、健康或財務的改變,每一步都危機四伏。

危機中成長

  我的朋友貝琪眼看著自己的婚姻在大兒子結婚後瞬間崩塌。她結婚二十八年來,與丈夫的關係一直很脆弱,只有兒子是她的精神支柱。離婚後,她的遭遇更加可憐,簡直是禍不單行。她變成身無分文的單親媽媽,兒女漸漸成長離開身邊,而老朋友也棄她而去,無異雪上加霜,此時牧師又要她辭去主日學的教職和詩班的服事。貝琪在重重苦難中轉而依靠上帝,尋求幫助。她勝過了傷痛和憎恨,發現到上帝預備的嶄新人生路。

  有了上帝的幫助,危機和改變成了肥料和生長激素,遍撒在中年歲月,激勵我們成長開花,成為上帝喜悅的樣式。

  中年歲月,不論每天大小的奮戰帶來什麼影響,我們都得面臨無數的改變。但我們也得以更寬廣的角度來審度人生,畢竟我們是站在新旅程的門檻上。

(摘自芭比史密斯,《芬芳下半場》)

>>回書目總覽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