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44期】2006年11-12月出刊

本期目錄:
亙古不變的風雲人物
走出落伍的爛泥壕溝戰
一杯涼水的呼喚
光照進黑暗──冥想林布蘭
為知識分子解惑的當代先知
神就是福音
中場插曲
小心撒但的詭計
永垂不朽的《榮耀頌》


曠野人物為知識分子解惑的當代先知
──薛華(Francis August Schaeffer, 1912-1984)

◇ 陳培德

        二○○五年,聞名的「庇蔭所」(L'Abri)慶祝他們在瑞士阿爾卑斯山下的休莫茲村(Huemoz-sur-Ollon, Switzerland)創辦五十週年。這個以Chalet les M??es山莊小屋為根據地的研究中心,是由著名福音派神學家薛華夫妻二人(Francis & Edith Schaeffer)一起創立,為要向知識分子在浩瀚宇宙智慧和人生真諦中指點方向和出路。《時代》雜誌稱許他為「知識分子的宣教士」。

對哲學和思潮產生強烈求知慾
        薛華全名是Francis August Schaeffer,1930年6月三十日出生於美國賓夕凡尼亞州德國人鎮(Germantown, Pennsylvania)。父親法蘭(Frank Schaeffer)原籍德國,在美國海軍服役時學會了電器及機械維修,退役後從事修護服務工作(caretaker),家境不算豐裕。母親碧茜(Bessie Williamson)則是英裔移民之後。為了討父母歡心,進入羅斯福初級中學時,薛華選擇了木工和技術繪圖為主修科目。高中則轉到鎮上高中就讀(Germantown High School)。高中畢業時(一九三○年六月),由於學業成績優異,他除獲德萊賽學院(Drexel Institute, Philadelphia)錄取修讀工程學外,更獲父母贈送全新福特A型汽車(Model A Ford)作為對他考上大學的獎勵。

       高中時期,為了幫補家庭開銷,他常作課餘兼職,包括曾在運魚車上任幫工,又曾為一位白俄貴族補習英語。在為這位「過氣」伯爵語文補習過程中,因選用了一些有關希臘哲學的書籍為學習課本,薛華開始對哲學和思潮產生了極大的求知慾。這時期,薛華開始認真尋找信仰,因閱讀聖經創世記釋了他心中的疑惑,六個月後決志成為基督徒。一九三○年八月十九日,他在佈道家慈奧理(Anthony Zeoli)的帳篷佈道會中決志獻身,願意把一生奉獻為主使用。為此,他重新思考前路,在取得父親諒解後,經過輾轉介紹,於次年秋進入位於維吉尼亞州南部的漢普頓悉尼學院(Hampden-Sydney College, Virginia)攻讀,至一九三五年六月以最優等的榮譽(magna cum laude)獲頒文學士學位,並接受創校人設立的悉尼獎(Algernon Sydney
Sullivan Award)嘉許。

結婚、讀神學、開始事奉
       同年七月六日,薛華與相戀四載的伊迪絲女士(Edith Rachel Merritt Seville)共結連理。伊迪慈父母是中國內地會宣教士George & Jessie Seville,在中國溫州地區宣教。二人在德國人鎮中的第一長老教會(First Presbyterian Church of Germantown)邂逅,
薛華對剛返國求學的伊迪絲那份敢於力抗自由主義神學的勇氣和辯才至表讚賞。

       婚後(同年九月)薛華進入剛成立的威斯敏斯特神學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
Philadelphia)就讀,受業於著名神學家范提(Cornelius Van Til)、麥根(Gresham J. Machen,另譯:梅欽)和梅銳(John Murray)。當時美國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 in U.S.A.)因神學立場發生嚴重分裂,麥根等教會領袖憤而脫離美國長老教會及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陣營,另立美國長老會(Presbyterian Church of America),並以威斯敏斯特神學院為橋頭堡向自由派神學宣戰。一九三七年一月,麥根突然逝世,威斯敏斯特神學院又因基督徒的自由和末世論觀點不同而發生爭執。同年五月,一個名為聖經長老教會(Bible Presbyterian Church,後正名為正統長老教會Orthodox Presbyterian Church)再由美國長老會分裂而出,由馬克雷(Allan McRae)、海瑞斯(Laird Harris)和麥金泰(Carl McIntire)等著名神學家在賓州韋明頓市(Wilmington, Delaware),另行成立信心神學院(Faith Theological Seminary)。是次隨同分離的學生共有二十五名,其中薛華更是信心神學院第一號註冊的學生。一九三八年五月,薛華以全部甲等的優異成績畢業,並成為聖經長老教會首位授職的牧者。

       薛華第一個事奉工場是在費城以西三百五十哩的樹叢市(Grove City),那裡的教會由美國長老教會十八位分離分子組成,名為聖約長老教會(Covenant Presbyterian Church)。教會原來只有薛華夫婦的一歲長女Pricilla是惟一的孩童。一九三八年夏天,薛華夫婦出去召集孩童來參加聖經學校並野餐,共來了學生七十九人。經過兩年辛勤工作,教友人數躍升至一百一十人。他們購下一座廢棄了的舊教堂進行重修,這才有了可歸屬的基址。

       一九四一年,薛華應邀擔任費城附近的柴斯特市(Chester)聖經長老會堂助理牧師,會眾有五百人。薛華在那裡講道、探訪,會眾深得造就,又協助建造了一座大教堂。次年,薛華的父親因病去世。又次年,薛華獲邀到麻州聖路易市(St. Louis)聖經長老教會擔任主任牧師。由於在聖路易市牧師住宅甚為寬敞,他們遂在家中開始兒童工作,發展出後來各方聞名的「兒童歸主」(Children for Christ)事工,以家庭聖經班、課間聖經班、公園或海濱活動、國度建立俱樂部、暑期聖經學校、暑期營,以及一年一度全市綜合嘉年華會,展示學生成就,鼓勵進深追求。那年的聚會約吸引了七百名兒童參加,表演話劇「挪亞和方舟」更是精采無比。當地《聖路易郵報》(St. Louis Post Dispatch)對是項活動詳加報導;由於成效超卓,成為聖經長老教會的典範活動,各地教會紛紛倣效。

真正的屬靈是從信仰實踐中看見真愛
       一九四七年七月,長老會獨立國外差會(The Independent Board for Presbyterian Foreign Missions)選派薛華赴歐洲考察戰後教會重建實況,為期三個月。此行因順道參觀歐洲各地宗教改革遺蹟,讓薛華心中深受感動,彷彿是找到了屬靈的根,也激起了夫婦二人到歐洲宣教的負擔。對於途中遇上的幾位福音派屬靈領袖如哈列斯比(Ole Hallesby)、鍾馬田(Martyn Lloyd-Jones)等,留下極深刻的印象。一九四八年二月,薛華決心舉家移居歐陸。同年八月,他被教會委派順道出席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國際基督教聯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Christian Churches, ICCC)的成立大會。期間認識了荷蘭青年藝術家陸梅克(Hans Rookmaaker),成為畢生的莫逆之交。

        同年九月七日,薛華一家經比利時和法國抵達瑞士洛桑(Lausanne),開始租屋安頓,為孩子聘請家庭教師學習法文。後因洛桑房價昂貴,次年舉家遷到風光明媚的山村香佩里(Champery)農舍居住。一九四八年,夫婦二人在洛桑成立「兒童歸主事工」(Children for Christ
Ministry),正式在歐洲大陸延續兒童福音事工的舊夢,積極向後基督教時代的戰後歐洲兒童介紹認識耶穌。

       一九五一年冬天,薛華經歷了一段長時期的屬靈危機,甚至一度懷疑自己的信仰,使他認真地重新訂定他對基督的委身和生命的優先次序。一九五三年,夫婦二人帶著三個女兒(Pricilla、Susan、Debby)和一歲的兒子(Franky)返國述職,期間主領過三百多場聚會,又在信心神學院授課。然而,他再一次目睹自己的教會分裂,分離出來一個福音長老教會(Evangelical Presbyterian Church),還有設立在聖路易市的聖約神學院(Covenant Seminary, St. Louis)。宗派越分越多,堂會人數卻變得越來越少!這時候薛華完成了《屬靈的真義》(True Spirituality,中譯:橄欖)一書的文稿,是他在一九五三年聖經營的講章整理而成,強調真正的屬靈是從信仰實踐中看見真愛。此書卻一直延至一九七一年才正式出版面世。

       一九五五年,經過多番波折後的夢想事業「庇蔭所」在瑞士山村休莫茲正式成立,薛華此後終其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這裡渡過。「庇蔭所」是法文L'Abri的同義詞,主要工作是要接待各地來的青年知識分子,並向他們演示上帝的真實存在,從而有深入認識上帝的機會。薛華自己擔任屬靈導師,與青年人一起分享人生、信仰、哲學、藝術,並在生活中落實整合。一九五八年,「庇蔭所」在英國牛津成立分部(English L'Abri),由次女Susan的夫婿Ranald Macaulay負責主理,從此他與英國校園團契(UCCF)在事工上合作無間。此後,「庇蔭所」團契的影響力不斷在各地延伸。他也經常到世界各地主領聚會,應邀在神學研討會中發表論說。薛華晚年時發現罹患淋巴腺癌,至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五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寓所(Rochester, Minnesota)病逝,享年七十二歲。他一生特別的使命,乃是向那些對人文主義理想失望的人指出福音的路向,且向基督徒對存在主義心存幻想者提出警告,以防他們掉入相對主義的危險陷阱中。

與知識分子分享上帝的真理
       薛華一生著作頗豐(包括合著),當中廿二種曾在他逝世後被收錄在五大冊的《薛華著作全集》(Complete Works of Francis A. Schaeffer: A Christian Worldview, 1985)中。他早年的作品不多,主要是一些基本查經類別的材料,目的是要幫助那些對聖經真理模糊迷失的一代。在「庇蔭所」事奉的廿九年間,讓他有更多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對話,為「現代」作觀察把脈診斷,並進行有系統的寫作。要從他眾多精采作品中找出一本代表作是困難的,其中《理性的規避》(Escape from Reason, 1968,中譯:文藝)、《上帝在那裡》(The God Who is There, 1968)和《太初有道》(He is There and He is Not Silent, 1972,中譯:FES Press)三書曾以三部曲形式合集出版,最具代表性。《理性的規避》一書原是他在英國和荷蘭講學內容的錄音整理,書中對西方現代思潮演變作扼要精闢的分析和批判,從中世紀的阿奎那、達文西,講到近代的黑格爾、祁克果;說明基督教信仰才是把建基於希臘羅馬文明智慧傳統規避理性的無形約束打開的真正動力,且強調上帝是理性的上帝。《太初有道》一書將有關上帝的哲學研究摘要敘述,作者並提出他自己明確的立場,深信一切哲學思考若離開了上帝去尋找出路,最終必歸徒然。《上帝在那裡》一書是薛華首本親自執筆完成寫作的著作,書中透過當代思想模式和現代人所熟悉的語彙,向二十世紀未信及已信之人宣講福音。

       薛華也曾與好友陸梅克一起研究藝術發展史,找出宗教與哲學的大趨勢,合作在歐美兩洲發行電影(多由他兒子法蘭克執導)和同名著作,包括著名的《前車可鑒》(How Should We Then Live?,1968,中譯:宣道)、《人類究竟發生了甚麼》)Whatever Happen to the Human Race?, 1979)、《基督徒宣言》(A Christian Manifesto , 1982)、《福音派危機》(The Great Evangelical Disaster, 1984,中譯:華神)等,使他在全球福音派教會中的影響力無遠弗屆,於重建福音派知識分子對正統神學之信心,警惕人文主義參雜信仰,幫助人明白歷史和文化的趨勢,並能積極地應用藝術等方面貢獻良多。

      他的中譯著作還有:《愛之誌》(The Mark of the Christian, 1972,中譯:證道)、《眾目睽睽下的今世教會》(The Church Before the Watching World, 1975,中譯:中華基督翻譯中心)、《聖經基要真理淺釋》(Basic Bible Studies, 1972,中譯:校園)、《基督徒的藝術觀》(Art and the Bible, 1973,中譯:宣道)、《兩疑則惑》(No Final Conflict, 1983,中譯:橄欖)。對於薛華生平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五位福音派領袖》(Christopher Catherwood, Five Evangelical Leaders, 1984,中譯:角聲)及《薛華的心靈世界》(Lane T. Dennis ed., Francis A. Schaeffer- Portraits of the Man and His Work, 1986,中譯:雅歌)來閱讀。薛華的妻子伊迪絲著作亦多達十六種,與丈夫合著一種;其中中譯本僅《甜蜜的家庭》(What is a Family?,中譯:校園)一書。 ◆

(作者為德慧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郵址:ptchan@vwlink.com.hk)《薛華的心靈世界》,雅歌出版,特價優惠中,請來電洽詢:(02)23635616-22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