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57期】2009年1-2月出刊

本期目錄:
迎向一個謙卑的新時代
歐巴馬時代下的新教福音派
這世界的迫切需要 ——福音最偉大的禮物就是神自己

城市教會啟示錄

拓展思考.抗衡文化
晚年的美學
純稚童心──路特(John Rutter)與〈兒童彌撒曲〉
 

 

曠野書摘拓展思考.抗衡文化

◆雅各.懷特(James Emery White)著◆曹明星 譯

  當我們看電影時,會因精緻的角度、剪接、顏色和聲音而感動,且受到引導。但我們用甚麼基礎來評論電影呢?只根據情節或導演的風格嗎?不,我們需要一種思考──一個世界觀──來探討這部電影的「思考」對於真理、人際關係、靈魂以及對神的看法。借用維根斯坦(Wittgenstein)的比喻,如果想面對世界卻沒有先預備好面對世界的心,就好像買了好幾份同樣的報紙,試圖藉此檢查這家報紙的報導是否屬實。

思考的根據

  具備這樣一份擁有見識的獨特思考,可能是基督徒最活潑的特質。世俗化已將知識的基礎削減為只能以實證為憑──至少在一般流行的事上如此;但許多真實的東西並不能透過經驗理性而來,乃是必須透過啟示。並非只有冷冰冰、完全在控制之下的觀察,才能產生知識。基督徒思考的特色在於啟示的知識(惟有神能向人顯明的知識),然後再根據神的啟示進一步思考。基督徒知識分子的基礎就是以聖經為根基;基督徒內心必須以神所啟示的真理為糧食,再加上聖靈的內住與運行、賜予感動、帶領、光照和洞察力。有了神的啟示和光照,基督徒便位於一個絕對優勢,可得到智慧與見解。

  相對地,當今世界大多數人的心靈只得到資訊的餵養,而非知識、智慧或啟示。世人單有資訊,而且是無限量的資訊即時傳入內心。修茲(Quentin Schultze)寫道,這一切幾乎可謂「無盡的胡鬧、愚昧、謠言,卻偽裝成知識、智慧、甚至真理」,其中的欠缺實在難以盡述。

媒體的偏見與強大影響

  媒體對世人所施展的強大影響力,最明顯的例子之一是在一九九七年九月六日。那天早上,CNN頻道八點半至九點的頭條新聞中,最初的十五分鐘都圍繞著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因為她在一週之前死於車禍。新聞報導她的喪禮,接著是她兩個兒子的情況,以及他們如何面對她的死亡和媒體的緊迫盯人。接著則報導搖滾歌手艾爾頓.強(Elton John)為王妃喪禮所作的新歌,然後整個鏡頭連續拍攝全英國各地因王妃之死而響起的鐘聲。之後則是喪禮當中一篇篇的追悼文。除此之外,整個新聞節目只簡單報導了另外兩則事件,即艾瑞卡颶風(Hurricane Erica)及和平號太空站(Space Station Mir)。報導完這兩件事之後,新聞鏡頭再度回到艾爾頓.強,播放他演唱新版的〈風中之燭〉(Candle in the Wind)這首歌。整段新聞就此結束。

  接著CNN直接轉入商業新聞、運動新聞和娛樂報導。在正常的情況下,由於這是美國最大的有線電視新聞台,你會認為當天並沒有甚麼大新聞發生,或者黛安娜王妃的死亡是個極為重要的大事,足以占據大部分的新聞內容。其實前一天晚上發生了另一件大事,但新聞節目卻毫無報導,甚至連一次都沒有播報。前一天晚上有另一個人死亡——有位矮小、年邁、名叫阿格妮斯(Agnes)的阿爾巴尼亞女士過世了,她就是世人所熟知的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這個消息有新聞價值嗎?最起碼,德蕾莎修女是諾貝爾獎得主,或許也是全世界最受敬愛的女性之一。但是媒體對她的去世卻隻字未提。

  CNN頻道並非惟一不報導德蕾莎修女過世消息的媒體。根據媒體研究中心(Media Research Center)的統計,關於黛安娜王妃和德蕾莎修女的報導篇幅,在CBS晚間新聞是三比一,在NBC頻道是七比一。《新聞週刊》(Newsweek)花了四十七頁篇幅報導黛安娜王妃,提到德蕾莎修女的卻只有四頁。《時代雜誌》(Time)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 S. News & World Report)也不遑多讓。

  我們現在所居住的世界,可以允許我們選擇自己想看、想聽、想閱讀的東西。透過科技的協助,我們有能力過濾一切,只留下我們想知道的事,藉此創造出芝加哥大學教授森斯坦(Cass Sunstein)所說的「日常的自我」(Daily Me),這是一個自我創造出的世界,讓我們在其中只看見自己所喜歡的球隊精采的比賽,只閱讀我們有興趣的議題,只附和與我們自己立場相同的文章。受到高度肯定的個人化資訊保護著我們,讓我們不會接觸任何可能挑戰我們的思想或令我們不舒服的東西。稍不留意之際,我們就開始跟隨自己的回音,完全不顧其他的一切。
奧威.查德威克(owen chadwick)獨具洞見地表示,在一個世俗化的世界中,媒體問題的核心變得顯而易見。媒體或許不會告訴我們應該有甚麼想法,但它卻會引導我們應該思考哪些問題。

以閱讀開展思考

  如何跳脫媒體強力而偏頗的導向?首要之事便是閱讀。
  要從基督信仰的立場思考,並且運用智慧和洞察力、注重明確和目的,就需要有基督徒的思考和腦力。就像我們的靈魂一樣,這樣的腦力必須經過培育。不過這裡所謂的培育並非仰賴哪些計畫或個性特質。然而正如蘇珊.包爾(Susan Wise Bauer)借用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的名言所說的,任何一個識字的人都「可以靠著自我教育來訓練和充實心靈。你只需要一個擺滿書籍的書架,以及一些『沒有被其他事情占用的時間』」。閱讀加上思考反省,可以帶來最大的教育果效。

  挪威有位僧侶在一七一○年寫道:「修道院若沒有圖書館,就好像一個沒有軍械庫的城堡。圖書館就是我們的軍械庫。」居普良(St. Cyprian of Carthage)一定也同意這個看法,他曾寫道:「禱告和閱讀要勤勉。前者是你對神說話,後者是神對你說話。」甚至更早之先,使徒保羅從羅馬的監獄寫信給提摩太,就曾要求提摩太把他的書卷帶來(提摩太後書四章13節)。
閱讀是無可取代的,尤其是閱讀經典巨著。赫欽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說得很正確:「直到不久之前,西方世界向來認為教育之路在於閱讀經典巨著,這是不證自明的。」甚麼是經典巨著?「至於經典巨著所指為何,從來沒有人覺得疑惑,」赫欽斯寫道:「就是那些歷久不衰,被大眾稱為人類心靈最佳創作的書籍。」赫欽斯和艾德勒(Mortimer Adler) 收集了荷馬(Homer)以降直到佛洛伊德(Freud)這兩千五百年間的經典巨著,包括柏拉圖(Plato)、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維吉爾(Virgil)、奧古斯丁(Augustine)、莎士比亞(Shakespeare)、巴斯噶(Pascal)、洛克(Locke)、盧梭(Rousseau)、康德(Kant)、黑格爾(Hegel)、達爾文(Darwin)、杜斯妥也夫斯基(Dostoevsky)等人的作品。

  就範圍和目的而論,或許有人會對這樣的閱讀計畫提出批評,但至少這個計畫可推動讀者進入赫欽斯所說的「偉大的對談」;此外也如笛卡兒所說的,閱讀這些作品就好像與歷史上的偉人交談對話,「而且是經過嚴謹研究的對話,這些偉人向我們揭示他們思想的精華。」
在日常生活的狂亂步伐中,我們要怎樣變成主動閱讀的人?我們很容易以為,能夠坐下來讀一本書(更不消說好幾本書了!)是一種奢侈的行為,只有那些時間表與眾不同或者在人生中享有特權的人,才有辦法如此。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閱讀。

  要想開始閱讀,首先必須把自己放在閱讀的環境中。我個人每次出門旅行,或者把車開進保養廠維修,或者接孩子放學時,都會帶一本書在身邊。若你到我家來,你會發現家裡到處都有書:床頭櫃上有書,椅子旁的地板上有書,甚至每間浴室都有書。這些書的種類和差異極大,卻不是隨便挑選的。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說過:「一個人若想閱讀好書,就必須設法迴避壞書,因為人生苦短,時間和精力有限。」我們很容易確認歷史上的好書,因為可以善用好幾世紀以來所留下的評論;而當代的好書比較難以判別,因此我開始閱讀之前往往先看書評,幫助自己從每年出版的成千上萬書籍中選擇。

  然而,一生的閱讀不單憑藉容易取得的書籍和謹慎的挑選,也必須了解每本書該閱讀到甚麼程度。並非每本書都值得我們從頭詳讀到最後。很久以前,培根(Francis Bacon)就提供了明智的建言:「有些書淺嚐即可,有些書需要囫圇吞棗;但有些書卻要細嚼慢嚥、慢慢品嘗。」艾德勒(Mortimer Adler) 和范多倫(Charles van Doren)所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應該可給你相當的指引和幫助。

以禱告的心來思索

   單有閱讀是不夠的。柴斯特頓(G. K. Chesterton)在給威爾斯(H. G. Wells)的信件中寫道:「打開心思的目的就像打開嘴巴一樣,是為了再將它緊閉在堅實的基礎上。」沒有東西可以取代以禱告的心來思索反省,藉此達成某種結論。走到遠處散步、沉思默想等,都是操練成熟思考的方式。有人說,電子時代就表示大家都擁有一個「加速的思考」,這正是我們無法負荷的。我們必須撥出時間,謹慎、有深度地思考,與神對話、相交,並且以聖經經文為友伴。知識和其相關議題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在我們心裡穩定下來,然後聖靈會在我們心中帶來清明的思考和洞察力。如同齊克果(S穋en Kirkegaard)曾經說過的:「我們迎向未來的生活,但只能思想過去的事。」除此之外,我們很容易受限於立即且自然而成的結論,而這些結論卻往往被情緒和權宜方便所影響。

  反省有助於從知識得到結論,也從應用中得到結論。惟有透過禱告化的默想,我們才能負起知識的「責任」。這正是一段非常深刻的經文當中的重大意義:「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馬書十二章1節)。這裡的動詞是現在式命令句,意思就是挑戰要「繼續不斷地」拒絕仿效這個世界的模式,並且要「繼續不斷地」讓自己的心意更新而變化。道德的選擇會塑造出個性;腓立斯(Phillips)現代英語聖經表達得很好:「不要讓身邊的世界把你擠入它的模式中。」(Don't let the world around you squeeze you into its own mould.)畢德生英譯的《信息》(The Message)聖經說得更好:「不要完全適應你的文化,以致不假思索就完全投入。」(Don't become so well-adjusted to your culture that you fit into it without even thinking.)
基於天性,我們都會自然地順應、迎合環境。世上有兩個力量雕塑著我們:一是世界,一是神的旨意。假如我們要避免被身邊的文化完全掌控,就必須採取堅定的立場,而心意更新變化才能產生堅定的立場。怪不得聖經的智慧書說:「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箴言廿三章7節)在禱告當中,觀念就成為真實、足以改變生命的動力,之後我們的生命方有可能改變。

  斯托得(John Stott)在其言簡意賅的作品《別埋沒你的頭腦》(Your Mind Matters)末了,在一段禱告詞中描述了這樣的感受:
我誠心禱告,祈求神今日興起新一輩的基督教護教家或基督教溝通專家,他們不但絕對效忠聖經的福音,也對聖靈的能力抱持決不動搖的信心,並且敏銳地了解福音以外的當代思潮;他們足夠鮮活、足夠尖銳,具有權威和連結性,能把福音和思潮連結在一起,也為了基督而運用思考去得著其他人的思考。
這段禱告詞貼切地道出當今最大的需要。◆(作者曾任Gorde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院長,本文摘自《迎戰關鍵年代》,雅歌出版社)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