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38期(2005年12月出刊)/精采內容摘錄

本期目錄:
WTO的信仰省思
把上帝放在斗底下
密爾頓《失樂園》的天上地下境界
默念一位聖哲的死
始成為一個人──從《摩托車日記》談起
《納尼亞傳奇》作者的奇幻世界
在充滿選擇的世代中
探索人生的下半場
自稱一介平民的作曲家──德弗札克


曠野藝文/始成為一個人
──從《摩托車日記》談起
 

吳易叡

革命路上

  一九五二年一月,還沒完成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醫學院學業的 埃內斯多.拉斐爾.格瓦拉.德.拉.塞爾納 ( Ernesto Rafael Guevara de la Serna )與友人生化學家 阿爾貝多.格拉納多( Alberto Granado)自阿根廷出發,沿經安第斯山脈穿越整個南美洲,經過智利、祕魯、哥倫比亞到達委內瑞拉,交通工具是一輛一九三九年生產的Norton摩托車。兩個年輕人莽撞地完成了旅行,埃內斯托在旅途中所寫下的手記與書信,成為日後人人捧讀的《摩托車日記》。 1

  一九五三年七月,埃內斯托再度離開了阿根廷。那時候他已經畢業。離去時,舉家在月台相送,沒有悲哀的言辭與眼淚,原因是貝隆政府的獨裁統治開始,母親擔心兒子被徵召為軍醫,因此讓他逃離阿根廷。他開始了第二次的旅程,自此六年沒有返鄉。 2 他首先到達了瓜地馬拉,贏得了他的綽號「切.格瓦拉」( Che Guevara),並且開始確信自己的共產主義信仰是解決拉丁美洲困境的惟一途徑。一九五五年,切在墨西哥邂逅了卡斯楚,他們共同推動了古巴革命。雖然幫助了卡斯楚在古巴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但是不安於政治高位的他終究與卡斯楚分道揚鑣,從坦尚尼亞進入剛果,切以游擊的方式不斷延續著他的革命理想,最後被美國中情局拘捕,並在玻利維亞遭到槍殺。

鏡頭下的哲人

  攝影師科爾達成功地獵取了格瓦拉的表情,在眉宇之間除了悲天憫人,更有著不可一世 。切.格瓦拉的頭像,成了六O年代左翼運動份子所信仰的徽章。此間四十年,格瓦拉的英雄悲劇與流轉變動的時代之間的關係,不斷地被人們詮釋、炒作,到底意義為何?以《摩托車日記》作為同名腳本的電影鏡頭,帶著不慎熟悉歷史的觀眾,抽絲剝繭,重溫了暴風雨前夕那稚嫩而浪漫的情懷與舊夢。

  電影一開始的手法其實相當地輕鬆有趣。 年輕的切和阿爾貝多打算騎機車環繞南美洲一圈,作為三十歲的紀念。那時,他們當然還沒有什麼認真的遠大抱負。途中行過彭巴草原,一路到號稱世界中心,海拔三千公尺的石頭城馬丘比丘,景色狀闊如詩,不斷地翻新他們的世界觀。當然,直搗人心的還是途中遭遇的人們的故事,包括草原上的地主、被當成貨物任人挑選的礦工、負重在山上行走的印第安人 ……。在印加古城,大鬍子阿爾貝多打趣地說道,將來要娶一位原住民為妻,組成政黨促成非武力革命。切則悻悻然地回答說:「沒有槍,怎麼革命?」顯然,為一個游擊隊指揮官的塑造埋下了伏筆。

與受苦的人同在

  電影最 扣人心弦的部份莫過於痲瘋村。雖然這個集中治療地由滿懷「愛心」的修女與醫師主持,但對比於年輕的切心目中對於正義純粹的想像,那個雖然也提供病患食物與醫療的聚落,依舊充滿了陳腐與偏見。渡河前往時,他們拒絕戴上只有象徵意義的手套;他們不屑只有禱告獲致心靈溫飽後才能吃東西的規定;他們在村裡舉辦足球賽,成為病患的知己。最後切在生日晚會上的陳詞,以及游渡到對岸病患居住地點的舉動,確立了他的決心和意志。

  電影從戲謔到嚴肅,從喧譁到沈靜。青年因為一趟壯旅而深受啟發,他說:「 寫這本札記的那人,在他重新踏足阿根廷土地的那一天,就已經死了;重組潤飾札記的那個我,早也不再是我,至少不是一度的我。」格瓦拉這種與受苦者同在的情操,最後也影響了許多中南美洲教會的社會與政治參與。

英雄的墜落

  然而切.格瓦拉的革命情懷,最終卻像飛近太陽的伊卡魯斯( Ikarus )的蠟翅一樣融化。 3 他數度離開原本的崗位,追求他心目中真正的抗爭。在玻利維亞進行困獸之鬥的時候,早就有許多傳言說切.格瓦拉已死。直到他被槍殺後,玻利維亞軍隊把他身體上的血跡都擦乾,對著大眾、對著媒體展示。即便如此,他卻真正地在擁護他的人民心中活了下來,尤其是左翼運動者,以及第三世界共產主義的革命支持者。但今天格瓦拉的頭像與旗幟,似乎只能在遊行當中出現。直到今天,甚至搖身一變成為了年輕時尚族群追求的流行符號與商品,恰恰成了全球化消費形態的幫兇,我們似乎都無力拒斥這個詭異現象的席捲。

  不如何在其中發現新的意義?尤其對於基督徒而言,這樣狂狷的人物又是怎樣被奉為像基督一般超我的聖者,又是在如何保守的氣氛中被刻意壓抑或遺忘?切.格瓦拉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有人認為切.格瓦拉早就知道自己是一個標誌。年輕的他早已懂得如何在鏡頭前擺出最適合自己形象的姿勢, 縱然在後來,人們心目中的指揮官的穿著是那樣不修邊幅。

潛意識探微

  早年的切.格瓦拉為了與自己的哮喘痼疾鬥爭,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醫學,但是為了要逃避不時襲來的虛弱感,他得想辦法離家。研究政治與心理學的美國學者威廉.布蘭察德( William H. Blanchard)在他的著作《革命道德》( Revolutionary Morality: A Psychosexual Analysis of Twelve Revolutionists )中寫道:「他有著強烈對獨立的渴求,但他又希望被愛、被保護。」他甚至不客氣地指出,放棄古巴政府高位的他,寧願在甘蔗田裡,以「一種苦修的形式,讓他從責任的重擔下逃避出來。只有當他與被壓迫者能直接聯繫的時候,只有當他能與一個強大的壓迫者作戰的時候,他才能感受的一種個人的德行意識。」 4

  實際上在《關於古巴革命的意識形態的研究筆記》中,格瓦拉自己寫著:「游擊隊員愈是感覺到不舒服,經歷的自然條件愈是嚴酷,他愈是感覺到像家一般。」 5 諸多的跡象,直指著最終成為唐吉訶德的他,在俊美憂悒的臉龐底下,似乎埋藏著不可告人的焦慮與世故。無私無我的軀體背後,似乎有著過度的自我膨脹;他的全然淑世,竟可能是種自我的棄絕。這樣的甘於受虐,似乎驗證著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所說:「 受到懲罰,始成為一個人。」 6 在日記的最後,格瓦拉這樣告訴我們: 「我早已不再是我,至少不是一度的我。」然後一路往他的聖地揚長而去。我們一路追隨。

  沒有錯,世界上只有一個切.格瓦拉,只有一本《摩托車日記》;革命,也只有一次。但我們迷惘,需要一個領袖,需要一個願意毀滅自己的英雄在前領路。我們叫囂就像望著穿上紫袍跟戴上荊棘的耶穌的群眾。一直以來,當先知們不斷地代起、離去,我們一再失落,精神愈見委靡。因為這樣的委靡,我們必須一次次地在信仰裡歷經各式各樣的荒謬。

容我們上路

  初冬的歐洲,學生們正在盤算聖誕假期的旅行,多數人選擇往南邊的法國跟西班牙,未料巴黎與里昂的暴動愈演愈烈。有人開始說,這會不會是下一個巴黎的一九六八?這裡的氣氛是相當悲觀的:學生們早已經沒有了理想性格,年輕知識份子在自由與麵包之間已經自顧不暇。然則,你會不會想要去一趟南美洲?臨摹一趟這樣的壯旅?朋友之間有人照做了,有人羨慕,有人非議,惟可篤定的是,那再也不可能是趟單純的旅行。

  中世紀煉金術的目標產物,是一塊「哲人石」。經過長時間的痛苦經歷之後,燒去表面的心魂元素,才能獲致永恆。而這永恆的象徵,常常是我們對上帝各自獨到的體驗。精神分析學者視「哲人石」為本我的象徵。 7 因為有那樣的歷練,築屋匠棄而不用的石頭,最終才能變成房角石塊。 8

  「只管向前走吧!不必逗留著去採集花朵,因為鮮花會一路盛開著。」 9 向曠野裡走去,雖有不解,雖然小信,是好是壞,始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過程,盍興乎來!

( 作者現為 University of Essex精神分析中心研究生 )

附註

  1. Ernesto Che Guevara, The Motorcycle Diaries . 有多種版本與譯本。二OO四年由導演Walter Salles改拍為電影。
  2. Ernesto Che Guevara, Back on the Road: A Journey to Central America (London: The Harvill Press, 2000).
  3. Ikarus /Icarus?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與其父Daedalus 為逃離克里特島而以羽毛與蜜蠟製作翅膀,但卻因飛得太高導致翅膀上的蜜蠟遭陽光融化,遂墜海而死。
  4. William H Blanchard, Revolutionary M orality: A P sychosexual A nalysis of T welve R evolutionists ( Washington : Harvest Book Company, 1984).
  5. Ernesto Che Guevara, Reminiscences of the Cuban Revolutionary War ( London : Penguin, 1968) .
  6. Johann Wolfgang von G o ethe , The Autobiography of Goethe : Truth and Poetry from my Own Life ( London : Henry G Bohn , 1848).
  7. 這裡指的是瑞士精神分析學家 C. G. Jung,他的理論由中世紀的煉金術(Alchemy)啟發,後來發展出分析式的心理治療。
  8. 路加福音二十章 17節。
  9. 泰戈爾( 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 ),《漂鳥集》,1916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