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55期】2008年9-10月出刊

本期目錄:
弱者的尊嚴與策略
非比尋常的一年──2008
南印度社區的儲蓄互助

開展我們的思考

曠野有人聲喊著…
心之迷失
永遠的佛斯特
創意與空間

 

心窗創意與空間

 ◆蔡貴恆

To dream the impossible dream,
to fight the unbeatable foe,
to bear with unbearable sorrow,
to run where the brave dare not go.

To right the unrightable wrong,
to love pure and chaste from afar,
to try when your arms are too weary,
to reach the unreachable star.

Joe Darion

  七十年代看彼德奧圖在電影《唐吉軻德》中飾演那個敢於有夢的瘋子;他的衣著像貴族,但他和他的瘦馬、持著長矛和利劍要與風車比武的扮相仍然很深刻。

  但那個幻想自己是個騎士,不斷衝擊社會不合理現象的人,他是敢於堅持自己觀點到底抑或不自量力、脫離現實的人呢?當然,不少人都會認同作者是要重尋失落了的俠義及武士精神;但其實這本創作是要道出那種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敢。

  一切發明其實是發前人未發過的夢想;也是敢於嘗試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同樣,信仰需要拓寬創意和想像的空間,就要敢於立新和剔除窒息創意的元素。

  去年生日時妻子和我們的兩個兒子送了我一個新款laptop,讓我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上網、電郵、書寫。但我高高興興地將這個大玩具帶回家後,發覺我實在沒有時間像那些善用wi-fi環境的人,邊呷著latte邊上網或書寫。但他們既然敢送,我就應該敢嘗試。

  想到創意,想起雙親。我的父親已離開十多年了,但現在想起他時,我會想到他的創意,也為他帶給我生命的祝福而感恩。童年,父親那間在牛泥灣 (今之九龍灣) 的鐵皮工廠,是我們課餘或節日都會去的地方,也就是父親發揮創意的地方。狹小的廠房只有一副機器,地上堆滿了瓦通紙、紙盒。

  母親早年與父親一起創業。在工廠,她用粗繩紮好紙版和打理雜務,在家,她烹飪中西美食,用衣車裁剪我們的衣著,打毛衣之餘,還會念和抄寫詩詞。父母都愛音樂,除了粵劇,我第一次接觸到國語流行歌曲也是父親從台灣帶回來的黑膠唱片。

  童年的家庭節目之一就是飯後一起聽《帝女花》;不過,最有趣的經驗是中學時候有一次看見父親在他的辦公室一邊聽交響樂一邊指揮時的情境。我感謝天父讓我從地上的雙親的生命中看到創意的榜樣從教會歷史中,我們看到教會的創意表達在西方的文化遺產上,無論是教堂建築、天花的壁畫、音樂、雕刻等,都極富想像力,又極具原創性和突破性。十九世紀西班牙名建築師高第(Antoni Gaudi)建築的教堂:聖家堂(La Sagrada Familia),不單超越了歌德式建築的構思,他以非九十度的柱體來連接天花和地板就更別出心裁。

  教會在佈道事工上力求新意,如歷奇,如 talk show,也有機構大洒金錢去佈道,但當中具創意或讓肢體去發揮創意的畢竟很少。事實上,我們都會弄點新意思,但卻缺乏真正的創意。

  創意卻不同新意,信仰的創意基於神人關係,不單需要天份,更需要的其實是對天上人間的情懷。◆(作者現任<靈根自植>負責人)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