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56期】2008年11-12月出刊

本期目錄:
回歸真實價值
綠色心,簡樸情
期盼「新銳福音派」的興起

重尋心靈秘境

聖誕頌歌傳奇
熬過難捱的日子
鄉土隨人去流浪
 

 

他山之石期盼「新銳福音派」的興起

◆胡志偉

福音派的挑戰

  目前,福音信仰於全球教會中正發揮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華人教會裡更有過之而無不及。福音派教會的蓬勃發展,新興的事工層出不窮,一方面說明了福音信仰本身的活躍性;另一方面「福音」於宗教市場上已成為浮動的虛名,語焉不詳,各人自有不同的表述。當今,要清晰界定哪些人與事工是否福音派甚為困難,畢竟在華人教會中,福音派已成為受人追捧的品牌。

   神學工作者韋柏 (Robert E. Webber),不僅是一位倡導崇拜更新的踐行者,他也是研究教會在歷史不同時期中轉變的歷史學者。他於《我們的新教會》(The Younger Evangelicals,中譯本稍後出版) 嘗試把福音派分為三大類別 : 「傳統福音派」 (Traditional)、「務實福音派」(Pragmatic) 與「新銳福音派」(Younger)。「新銳福音派」指向的內涵又與「新興教會」(emerging church) 有相似或共通之處, 有興趣可讀卡森 (D.A. Carson) 著《認識新興教會》(Becoming Conversant with the Emerging Church) 或麥拉倫(Brian McLaren) 著《新品種的基督徒》、《耶穌關心的七件事》。
韋柏於2007年安息主懷,享年73歲,然而他對美國福音派的發展與趨勢,甚具慧眼與洞見,不愧為教會的先知。美國歐巴馬成功當選總統,有分析指出代表新銳福音派的選民,不一定支持所謂傳統「基督徒右派」立場,可自由選擇投票予民主黨或共和黨,反墮胎與同性婚姻不再是唯一左右大局的政治議題,新銳福音派關注的社會議題多的是。

  華人教會一向以「傳統式」與「務實式」為主流,筆者難以發現有所謂「新銳福音派」 在香港與台灣等地崛起。無論是「新銳福音派」或「新興教會」,正意味著年輕一代的教牧或信徒,對建制福音派的強烈不滿,這可反映於三個不同的層面 : 使命失效、文化失連與身分失迷。

使命失效

   福音派的使命失效,反映於華人教會對使命的「狹窄」理解,失掉了國度使命原來的多樣化與多元性。使命的理解,不能只局限於「領人歸主」;福音對信徒而言,也不能掏空了內容,淪為連串有「福音外表」的事工與活動。

  福音派教會對世界存著既愛且恨的矛盾心理,其中涉及我們「終末論」對這個危機重重的世界的不同解說。「新銳福音派」對我們身處的世界有更積極的參與,否定「傳統福音派」那種「避世」及「離世」的取向;信徒在世不是無奈地等候「返天堂」、或是告訴別人如何領取「另一個世界」的入境簽證;死前的「現世」生活也是體現天國生活的場景,現今世界正是我們「活出福音」的真實場景。「新銳福音派」挑戰信徒要本於真理、積極參與在世生活,這才是「爾國臨格、爾旨得成」在地若天的群體生活。

  華人教會深受「傳統福音派」影響,更承繼了基要派的錯謬「終末論」,形成了我們重「天家」而輕「地居」。「新銳福音派」對福音使命有整全的理解,既肯定個人得救的重要,又關注人所在的世界;全球暖化現象也是教會應當關注的,救人與救樹兩者並不相斥,愛護地球與尊重生命 (反墮胎與反安樂死) 也是同等重要的。

  無論是環保或政治課題,「新銳福音派」嘗試本於信仰,發揮想像力與創意,打破舊有框架,提供多一個選擇。面對全球化貧富懸殊,華人教會再不能獨善其身,要以身作則,本著基督愛心,透過具體行動關愛與服侍窮人,讓世人看見教會確實常與窮人同在。
當華人教會在「宣講福音」方面不斷進步,我們更要關注 : 基督徒怎樣在世生活 ? 怎樣用錢與花錢 ? 這一切正是「活出福音」的真實寫照,這也是我們需要「新銳福音派」來挑戰我們回到整全的使命。

文化失連

   福音派另一為人垢病之處是對文化的嚴重忽略,大多對文化不存好感,抱著負面的敵視態度。相對於基要派,麥格夫 (Alister McGrath) 認為福音派對世界的取向,乃是「批判地予以肯定世界的屬靈觀」(a critical world-affirming spirituality),可惜的是華人神學工作者對文化的認知,仍是否定多於肯定。

  「新銳福音派」可視為年青世代嘗試與身處的後現代文化,展開對話;成員之一的柯羅奇 (Andy Crouch),他於 Culture Making 一書歸納福音派對文化的取向 : 斥責 (condemn)、批判 (critique)、抄襲 (copy) 與消費 (consume) 等。柯羅奇認為福音派最大的失陷是無力「創造」(create) 文化,這同樣反映於當今華人福音會議的主流論述,文化只成為「福音工具」。最能展示此種文化失連的現象,莫過於所謂「福音電影」的出現,誤以為用了電影拍攝之術,清楚解說了福音之道,這就能改造文化了 !

  「新銳福音派」強調參與文化的重要性,不滿傳統福音派於文化的缺席,導致信仰邊緣化;又質疑務實福音派只會工具式抄襲文化,變質為「宗教式消費文化」。
華人教會需要「新銳福音派」的興起,因為我們與未來世代不能忍受虛假、好大喜功式、律法主義式與法利賽人式教會文化盛行。福音信仰不能抽離文化而獨處,我們不可能把多元文化全面地「基督化」,但基督徒仍可「耕耘」(cultivate) 我們獨特的「基督化文化」(culture),作為「整體文化」(Culture) 中不可少的部分。

身分失迷

   華人教會正失掉了整全簡易、歷史傳承、本於聖道、且可實踐的「教會觀」,形成教會發展「極不像樣」(借用陳喜謙牧師對教會之評語),嚴重傾斜朝向量化的「市場價值」,顛倒了教會的本質與使命。當台港教會一窩蜂走向「務實」的堂會發展之術,失掉了「整全」的教會觀,實用主義取代了神學思考,「教會被擄巴比倫」就成為當前華人教會的失迷現象。「新銳福音派」挑戰我們要回歸歷史傳統、落實道成肉身式並能在世間可見的教會觀。

  正如潘霍華看教會為「服侍他人而存在」,我們須要重新肯定教會存在不是滿足會眾的宗教需要;信徒「返教會」本身是神學不正確。「我們就是教會」(we are the church),意味著一群蒙神呼召的子民,學效基督的捨己,受差進入世界,彰顯三一神的臨在與能力。

  教會存在於世界,不應以本身利益或會眾需要為重,乃是要成就使命,作為上帝國度在世間的記號與工具。教會領袖重新思考「教會不只是聚會」,「分散的會眾」(scattered church) 與「聚集的會眾」(gathered church) 同等重要。信徒要在俗世文化中,作「天國麵酵」(太十三33) ,實踐使命,產生轉化,即信徒進入不同場景之中發揮影響力。惟有我們重新認知會眾的生活方式,也是展示宣教使命的實踐,每位上帝子民也是「受差者」,走進政界、金融界、工商界、教育界、醫護界、社福界、文化界等,活出福音的真實。

與當代議題進行對話

  福音「派對」本身是多元性,有容乃大,不存在所謂「單一性」,筆者期盼更多華人神學工作者、教牧或信仰踐行者等一方面持守福音信仰的道統,另一方面也能大膽地與當代公共課題、文化思潮等進行對話,才能豐富我們的福音信仰源流!◆(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