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54期】2008年7-8月出刊

本期目錄:
回到原初的曠野地
不丹不簡單
深耕我們的靈魂

環保三題

靈修札記選讀
改革運動中的偉大靈魂
依納爵的自省操練

 

曠野論壇深耕我們的靈魂

 雅各·懷特(James Emery White)作 ◆曹明星譯

個人和世界的劇情在我們面前上演,當中有追尋、掙扎、勞苦、死亡。
我們焦慮地注視著,默默地祈求著,同時觀看近日的這些悲劇。
但是在人類心靈的寂靜深處,有一齣永恆的戲碼時時上演,不分古今;
而整個歷史的壯麗場面,終究而言就是建立於這一齣內心戲劇的結局。 —— 凱利(Thomas R. Kelly)

人人都想改變全人類,但沒有人想改變自己。—— 托爾斯泰(Leo Tolstoy)

  「首先,屬靈的生命是一種生命。」(註1)梅頓(Thomas Merton)的這句話提醒我,我的屬靈生命不是單單用來討論、研究的,而是要真實地活出來的。湯普生(Majorie J. Thompson)在書中寫道,屬靈生命是「神的靈在我們裡面表現出日益活潑的掌控,這是聖靈在人的靈裡壯麗的舞藝。」(註2)然而,不少人並沒有參與這個舞步。 我們比較像《黑道家族》(The Sopranos)影集中的東尼·索波諾(Tony Soprano),他和整個黑手黨家族與朋友都是亦正亦邪、既正常又不正常,他們深愛家庭卻又常傷害家人,既忠心又自私,既重視屬靈又非常偽善。在莎士比亞式的深刻剖析之下,我們內心深深地和這樣的角色產生共鳴。我知道自己心有戚戚焉。

  瑟耶(Chris Seay)寫了一本探討《黑道家族》影集的書,當中指出了我自己看影集時並未注意到的一點:整套影集中,東尼的脖子上總是戴著一條金項鍊,項墜則是聖耶柔米(Saint Jerome)的圖象。耶柔米是義大利人,出生於主後三四二年,他原本怠忽信仰、縱情宴樂,過著類似東尼那樣的生活。但後來他做了一個扭轉一生的夢:他夢到自己坐在神的審判寶座前。 神問耶柔米:「你是誰?」

耶柔米回答說:「我是個基督徒。」 神卻糾正他,說:「你騙人,你不是基督徒。」

  這個體會很痛苦,卻改變了耶柔米的一生,他後來變成一位偉大的聖經翻譯者和教會領袖。在整套《黑道家族》影集裡,有一個貫穿頭尾的問題:東尼是否能同樣因著真理的光照而看清自己。第一季的影集中,最精采的一集劇情如下:東尼帶著女兒到東岸旅行,參觀幾所大學;這就像是一般人的父女相處時光。在旅途當中,東尼發現一個過去的幫派分子現在卻擔任線民,而且一直過著受到保護的生活。突然間,東尼從父親轉變成獵人的角色,最後更成為劊子手。女兒在面試時,東尼溜了出來,用槍把那個人殺了。在這一集結束時,整個旅程的虛偽就表現在一個短暫卻深刻的瞬間:東尼陪女兒參加另外一次面試,在辦公室門口耐性地等候著,正好抬頭看見走廊牆上寫著小說家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一句話:「一個人若用一張臉面對自己、用另一張臉面對別人,最後就不可能弄得清楚究竟哪一張臉才是真實的。」 就在那一刻,東尼面對了自己生命的虛偽。

數百萬觀眾看見這一幕時,也面對了自己生命中的虛偽。

  真正開始跟隨耶穌 惟有自稱基督徒的人真正開始跟隨耶穌,在全世界各地凸顯出效法耶穌的特殊性而引發世人的憤慨,這時候世界才會改變。這樣的生命是一種令人畏懼的存在,使每件事不能再渾渾噩噩。

  我剛上大學時,認為自己是個基督徒,但並沒有把生命交給基督掌管,也沒有與耶穌培養親密的關係。事實上,我所追求的生活和主耶穌是完全分隔的。大一那年的室友是摩門教徒(Mormon),我記得有一次我喝了幾罐啤酒,然後提到他的信仰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而他就像用匕首刺進我的靈魂一樣,問我說:「吉姆,你自己過著這樣的生活,又憑甚麼評論我的信仰呢?」 我啞口無言。事實上,我當時尚未跟隨基督;一段時間之後,我才真正成為基督徒。關鍵並不在於啤酒,而在於我與基督之間的關係如何,以及我願意這樣的關係給我的生命帶來多大的影響。我必須學習一個簡單的真理:我們必須與神一同生活,才能為神而活。

  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呢? 答案在於所有靈命塑造(spiritual formation)的共同目標,也就是聖靈的果子所告訴我們的,包括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果子」的比喻很重要,因為果實不會獨立存在,它是一種農產品,必須從生命的源頭—— 樹枝或蔓藤—— 長出來。一個人無法「決定」要忍耐,也無法「願意」忍耐;忍耐必須從忍耐的源頭培養出來。正因如此,聖經說這些事情都由聖靈而出:因著聖靈、在聖靈裡面、透過聖靈,這些果子就會從生命中散發出來。只有當屬靈生命得到栽培,聖靈的果子才會彰顯出來。靈命塑造真正的目標並不是聖靈的果子,而是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如此便會生出聖靈的果子。

尋求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

  那麼,要增進靈魂的深度、成為屬靈人,就只需要做到「愛神」這個命令嗎?當然。 但問題就在這裡。布耶赫納(Frederick Buechner)曾說:「我們太常聽到這些話了,因此根本聽而不聞。這些字句太響亮、太高調了。我們把這些話背得太熟了,結果反而忘記它們源出於超越一切所知的奧秘,而且是針對我們的心靈而說的。」(註3)結果並不只於此—— 我們對神的愛變得溫吞無力。這份親密的關係已沉入個人私生活的最深處,與其他部分緊密交織而若隱若現,因此不再是粗獷而不顧一切的愛,會從靈魂的細縫之間蹦裂而出、爆發而散播在整個世界。我們必須重新捕捉所謂「愛」和「與神建立關係」的意義,藉此刻畫出一個靜止點,好讓我們的心靈徹底將之吸收。

  這就是為何整本聖經,特別是詩篇中的靈修內容,不斷地出現一個重要的主題:尋求和神建立親密的關係。在浪漫愛戀開端的痛楚之後,愛情往往是一段追尋的過程,而非一種穩定的狀態;是需要照料、滋養、培育的。詩篇作者言簡意賅的描述,讓我們與他一同「尋求耶和華與祂的能力,常尋求祂的面」(詩篇一○五篇4節)。我們不應因為字句簡短就忽視了當中的影響力,因為最敏銳的人類心靈也已深受這些話的分量所影響。奧古斯丁在《三位一體論》(The Trinity)書中,四次引用了這節經文;歷史學家威爾幹(Robert Louis Wilken)也提到:「詩篇第一○五篇比聖經其他經文更能抓住早期基督教思想的精神。」(註4) 但大多數的人卻不尋求神的面。大部分基督徒對世界的影響微乎其微,這正是因為我們尋求親近基督的努力也微乎其微。當我們沒有反應出內心與基督的關係,我們就無法把基督提供給世人。我知道自己曾有不少機會,原本能夠對身邊產生影響,但因為屬靈上可謂貧血,我根本沒有甚麼東西可以給別人。在我血液中所流動的內容,屬於今生的東西遠多於屬於天國的東西。

  然而我們不需要讓心靈捱餓至死,也不需要讓自己透過基督與神建立的關係像火苗漸漸熄滅。我們可以尋求神的面。如何尋求呢? 勞威廉(William Law, 1686-1761)是一位屬靈導師,影響了許多衷心仰慕他的人,甚至對歷史有重大意義:整個吉朋(Gibbon)家族,包括著名的《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作者愛德華.吉朋(Edward Gibbon);傳奇性的字典編纂者兼大文豪約翰生(Samuel Johnson);牛津運動(Oxford Movement)的領導者紐曼主教(John Henry Newman);循道衛理宗創始人約翰.衛斯理。顯然勞威廉把握住神所賜給他的機會,他最有名的論述就將這個秘訣當作書名:《呼召過聖潔生活》(A Serious Call to a Devout and Holy Life,直譯則是「對於敬虔、聖潔生活的嚴肅呼召」)。尋求神的面是個嚴肅的呼召,必須用最大的真誠來回應。

  這就引發了一個真正的問題,也就是貴格會作家史第理(Douglas Steere)簡短地表達出的問題:「一個人相信耶穌之後,如何越來越像基督徒呢?」(註5)整個基督教歷史所提出的回答並無改變,那就是:按照耶穌的生命而活。

  真屬靈:像基督一樣「我們可以變得像基督一樣,」魏樂德(Dallas Willard)寫道:「方法就是操練自己去做耶穌所做的事,根據耶穌為了與天父持續契合所做的舉動,來安排我們自己的整個生活。」魏樂德舉出偶像級的全方位棒球巨星為例:我們希望像他一樣投球、打擊、跑壘,因此平日打壘球時,我們擺出他的姿勢、學習他的揮棒動作、穿著像他一樣的球鞋,希望可以像他一樣打出好成績——不過,我們的表現當然不會像他那麼好。魏樂德表示:「這個明星球員並不單在球賽中才賣力打球;他選擇用一生來為球賽預備,為此投入整個身心。」(註6)

  基督正呼召我們投入這種操練,如此我們才能夠回應祂對這個世界的呼召。 然而屬靈運動員寥寥無幾。我們弱不禁風、肌肉鬆弛、身材走樣。我們的生命變得以世界為導向、以血氣來掌控。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而效法基督的樣式(羅馬書十二章1-2節),卻選擇效法這個世界。我們把焦點放在宗教活動上,而不注重與神之間的關係;我們只知奉行宗教儀式,卻失去了熱情。這樣的生命並非奠基於與神之間的真實關係,只不過充滿了華麗的辭藻、惺惺作態、表面功夫——這一切是空虛而無意義的。我們擁有關於宗教的知識,卻沒有與神熟絡的親密關係。然而,惟有和永生神保持親密的關係,才能產生真正的靈性;也惟有真正的靈性,才可能影響世界。

  那麼,我們如何與基督同活,並活得像祂一樣呢?兩千年來的屬靈歷史異口同聲地回答了這個問題:研讀神的話語、順服、禱告、靜默、獨處,以及正確的屬靈引導。這些正是一再地引導人類走向真屬靈的實踐之道。 我豈有資格寫下這些話呢?相信我,我比你更覺得如此,還有其他人也與我一樣。一六六五年被教宗亞歷山大七世(Alexander VII)封為聖人的聖方濟沙雷(Francis de Sales, 1567-1622)是個偉大的屬靈導師,他生前曾說:「雖然我自己不算敬虔,我仍寫作關於敬虔生活的主題。」(註7)但我可以感受到,激發聖方濟沙雷的那股動力,以及激發大部分人走上這個屬靈旅程的動力,並不是一種「已抵達終點」的感受,而是個人內心的飢渴。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覺得自己已培養出一個模範的屬靈生命,但我知道自己非常渴望能有屬靈的生命。一個生命要能清楚發言、擲地有聲、留下記號、把基督帶到世界上,就必須透過發自心靈深處的聲音。而我若想提供渴慕的人所需要的生命活水,就必須從我的心靈深井來汲取。

決心與操練

但這就是問題所在。前面提到「渴慕」,但我真的渴慕嗎?其實,我並非無時不刻地希望能更深刻地追求。如果只與神維持表面的互動關係,實在容易多了。要想和神深入契合,就好像與任何人深交一樣,是很吃力、很困難、很花時間的,需要決心和操練、目標和動力。我像大多數人一樣,明知道還可以追求更深入,卻常常無法始終如一地努力不懈,有時甚至不願意再努力追求。這就是問題之所在。 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寫道:「表面化是這個時代的咒詛,立即滿足的教義是最大的屬靈問題。今天最迫切的需要並不是更多聰明的人、有恩賜的人,而是願意深入追求敬虔的人。」(註8)這就是湯瑪斯.凱利(Thomas R. Kelly)在《靈修之約》(A Testament of Devotion)書中深刻探討的問題。他提到,人生必須活在兩個層面:一是快速行動的層面,一是內在世界的生命。這造成了兩難,而許多人只選擇住在第一個層面。狂亂匆促的生活步調成為我們生存的惟一方式,我們只能活在其中,或者從中支取力量,(註9)然而這卻是一口膚淺的生命之井。◆(作者曾任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院長)

附註
1.Thomas Merton, Thoughts in Solitude (New York: Farr, Straus & Giroux, 1958), p.46.

2.Marjorie J. Thompson, Soul Feast: An Invitation to the Christian Spiritual Life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95), p.6.

3.Frederick Buechner, A Room Called Remember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84), p.38.

4.Robert Louis Wilken, The Spirit of Early Christian Though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xxii.

5.Douglas V. Steere, Prayer and Worship (Richmond, Ind.: Friends United Press, 1978), p.2.

6.Dallas Willard, The Spirit of the Disciplines (New York: HarperSanFrancisco, 1988), pp. ix, 3-5.

7.Francis de Sales, Introduction to the Devout Life, trans. John K. Ryan (New York: Doubleday, 1989), p.37.

8.Richard J. Foster, The 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78), p.1.

9.Thomas Kelly, A Testament of Devo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1941).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