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54期】2008年7-8月出刊

本期目錄:
回到原初的曠野地
不丹不簡單
深耕我們的靈魂

環保三題

靈修札記選讀
改革運動中的偉大靈魂
依納爵的自省操練

 

曠野人物改革運動中的偉大靈魂

 編輯室

以利亞.洛夫喬伊與出版自由

  一八三七年十一月,以利亞.洛夫喬伊牧師(Elijah Lovejoy, 1802-1837)緊握拳頭,下定決心要堅守這座倉庫,儘管外頭暴徒咆哮不絕。偶爾子彈由建築物的邊牆射入,令他緊張地直眨眼;他也不時轉頭,望向置於房子中央,最近才拆箱取出的印刷機,它閃亮亮的、上了墨、乾淨無塵──就像一座光澤爍目的黑色祭壇,也許很快他的性命就要獻在上面了。

  正處在存亡之際的不僅僅是一條命、一部印刷機而已。他原先是在聖路易出版一份長老會的小刊物《觀察者》,因發表的評論飽受壓力,才到伊利諾州阿頓城來。他堅持有權發表反對奴隸制度的觀點,也因此遭到兩群暴徒攻擊,將原有的印刷機破壞。四天前他在充滿偏見的市民大會上演講,這場會議正是由不斷威嚇他、企圖讓他閉嘴的人召開的。他語帶挑戰地要他們說出他觸犯哪一條法律了,他們無言以對。離開大會前,他說:「假如市政當局不肯保護我,我只有仰望上帝了;萬一我死了,我也定志要葬在阿頓市。我已經發誓永遠反對奴隸制度,在上帝的祝福下我將永不回頭。除非離世與上帝同在,我才能夠卸下負擔。我可以死在我的崗位上,但不能擅離職守。」

  在唇槍舌劍的市民大會上朗聲提及死亡是一回事;在槍林彈雨中面對死亡,又完全是另一回事。其實只要向群眾簡短的宣告他「不會再寫那樣的評論」,就可以救自己一命。當時的他還只是個三十五歲的年輕人,大可遷居到較安全的地方繼續宣揚他的理念。在房間的另一端,他看見身為公理會傳教士的弟弟歐文蹲伏在厚重的貨箱後。兩人四目相遇,以利亞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他不能往回走──此時此地就必須面對問題。

  不久,一顆充滿仇恨的子彈奪去了他的性命,他也因此被美國總統約翰·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譽為「美國第一位爭取出版自由的殉道者」。歐文從這些殘酷的暴徒手中僥倖存活,之後成為美國國會議員,大力支持林肯廢除奴隸制度的改革運動,全然投身在他哥哥捨命追求的理想上。

  以利亞的死,在當時就被人廣為追念,大大地喚醒了美國人的良心。感謝他和許多先賢的貢獻,出版自由的原則如今才能夠在民主社會中穩固建立。美國新聞從業人員在他喪生的地點豎立了一座銅質紀念碑,但對他更適切的紀念,即你我每天在報紙上讀到的一篇篇不受轄制的社論,無數深思熟慮的評論家們,接續他為之犧牲生命的重要原則而日日耕耘著。

第一位女醫師:依莉莎白.貝克偉

  一八四八年十一月七日,依莉莎白.貝克偉(Elizabeth Blackwell, 1821-1910)終於覺得朋友與親人的意見造成的壓力實在大到了極點,她再也承受不住了。他們不單把她想當醫生的事當成笑柄,更將態度轉為苦毒、厭惡,因他們認為自視為淑女的人,絕不會願意從事與別人身體如此親密的職業。依莉莎白幾乎也希望自己能夠改變心意,好從日益孤立的狀態中解脫。此外,就讀醫學院的前景更讓她懼怕──她一點也沒把握是否能完成訓練;就算完成了,有人會認可她的醫生身分嗎?即使得到朋友全心的支持,這條路都不容易走,更何況沒有任何的支持──也不可能有!

  她渴望幫人解除肉體上的痛苦,竟因而讓自己的精神陷入極度絕望的折磨中!她低語著:「喔!上帝,幫助我,支持我。主耶穌啊!引導我,啟迪我。」她整個人完全進入了渴切求助的狀態,就在此刻,答覆突然排山倒海而來。她在日記中寫著:「榮耀的顯現,如同明燈照耀,淹沒了我的靈魂。那不是肉眼看得到的,而是靈裡的經歷,使我被喜樂、溫柔的大能包圍,將所有的絕望化為烏有。」這段狂喜莫名的禱告,從此開啟了女子從醫之路,也使依莉莎白.貝克偉成為現代西方史上的第一位女醫師。

  依莉莎白.貝克偉出生在英國,自小來到美國,後來進入西紐約的日內瓦醫學院(Geneva Medical School)就讀,畢業後先是開了家私人診所,一八五七年改名為紐約女子醫院及醫學院。她於一八六九年回到英國,在倫敦女子醫學院擔任婦產科教授。

  當然,即使依莉莎白.貝克偉的努力失敗,最終還是會有別人成功;例如,她的妹妹艾美莉(Emily),就在六年後拿到醫學學位。但是歷史仍將這份榮譽頒給了依莉莎白,皆因她帶著祈禱中建立的崇高動機和理想,進入了這個行業。她為後世追隨者所立下的榜樣,為全人類帶來了莫大的祝福。

雅各.里斯與社會良心

  時值一八七六年,西門牧師(Rev. Dr. Ichabod Simmons)一個星期前才強烈地呼召人獻身傳道;此刻,坐在他面前的這位坦率熱忱的丹麥年輕人雅各.里斯(Jacob August Riis, 1849-1914),正是來作出回應的。在牧師看來,毫無疑問的,這名年輕人整潔、機警、聰明又真誠,非常適合投入傳道事工。

  在談話裡,西門知道這名青年生在丹麥,父親是拉丁文教授,期望他待在學術界。然而,由於充滿冒險精神,他卻來到美國。一八七○年,他一文不名、舉目無親地抵達紐約,隨後幾年都以木工和其他零工養活自己。他有語言天分,很快就能講流利的英語,最後在紐約的《論壇報》(Tribune)覓得記者的終身職。這份工作讓他面對了紐約城裡罪惡和貧窮的可怕;正是因為渴望解決這些嚴重的問題,他想獻身傳道。西門牧師看出,這名年輕的記者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服事」,因此他將手搭在年輕人肩上,以熱忱鼓舞的神情駁回了他的想法:「無論上帝引你何往,都要跟隨祂的呼召。但我深信你若不當傳道人,而待在報界帶動改革,反而更能服事神。如果你願意如此,我會向神禱告,讓你得到極大的力量。」

  「力量」這個字眼的確相當貼切。雅各.里斯這個報業人士聽從牧師的勸告,開始了孤身一人的改革運動,終於讓紐約市為之震動。在一篇篇文章、一本本書刊裡,他敦促大眾對各種問題採取行動,對付貧民窟、警察瀆職、飲水不潔、遊樂設施不足等問題。在《論壇報》工作十年後,他又花了十年時間擔任《太陽晚報》(Evening Sun)的專欄作家,由新聞界退休後,更直接加入整頓貧民窟的工作。

  里斯和許多改革者不同,他非常開朗,旁人一眼就可看出,他工作的靈感正是源於他對國家單純、喜樂的愛。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稱他為「理想的美國公民」,歷史學家讚揚他是推展「全美社會良心」的先鋒,還有人稱他為新聞界的「聖徒」,這個稱呼確實頗為貼切,因為他對禱告的力量深具信心,相信上帝是世人的同伴與引導。詩人牧師菲利浦.道利奇(Philip Doddridge, 1702-1751)有一首詩,正好可描述雅各.里斯的事工:

我們在窮人中見到你的面容:
懷著尊重,懷著愛,
喔,願我們服事他們,
主,做在他們身上,就是做在你身上。

愛達.史卡德在印度行醫

  要有多大的壓力,才能改變一名年輕女子不願當宣教士的決心?答案是:同一天晚上,有三名婦人死於難產。

  愛達.史卡德(Ida Scudder, 1870-1960)是醫療宣教士之女,出生於印度,後來被送到麻州的慕迪女子學校就學,她下定決心不走宣教士的路。一八九四年,愛達廿四歲,因母親病重,她被召回印度。回去後不久,一個心急如焚的婆羅門教徒請她上家裡協助妻子生產,愛達一點也不懂生產的事,便叫那人去找她的醫生父親,那人卻拒絕了──根據他的宗教信仰,女人生產時不可有任何男士在場。愛達無可奈何,只好送他出門。但巧合的是,同一個晚上又來了兩位男士,一位是回教徒,另一位是印度教的婆羅門,都為了相同的理由而來;她要他們找父親,對方也都拒絕,然後滿面憂傷地離去。愛達心裡感到很難過,整晚禱告;第二天,卻聽說那三個年輕產婦都死了。於是,她立刻作了決定:進入費城女子醫學院(現為賓州醫學院)習醫,希望在幾年後可以回到印度,避免這類不必要的死亡再發生。

  五年後,她以醫生的身份回到印度,在聯合宣教醫學大學(Union Missionary Medical College)任職。印度居民非常需要各種專業醫師,她的一生便成為當地人民的一大祝福。另外,她也能夠進入許多男醫師無法接觸的家庭,進而傳播福音。多年當中,她接生了數千名嬰兒,更發展出一套處理難產的技術。不久後她被擢昇為教師;於是她一面開業,一面協助訓練數百名醫護人員,以補足極大的醫療需求。

  她在教室中告訴學生:「你們出去,不只是為了醫病、接生,或教導媽媽們怎樣照顧他們的小孩。要緊緊貼近基督,追隨祂的腳蹤行善,在罪惡、憂傷的世界中,高舉基督為惟一的幫助。」過去那顆不情願的心已完全改變,只留下記憶中似有若無的痕跡。◆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